2022年1月13日,随着拱苑小区内响起的掌声,祥符街道“百台加梯暨拱苑小区加梯完工仪式”活动正式开启。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既代表着拱苑小区的整体加梯工作完工,也意味着祥符街道辖区内加梯数量突破一百台!
23+54+39,祥符街道目前已加装电梯116台,是拱墅区加梯数量最多的街道。
渡驾新村加梯首开“先河”
23台,脚踏实地迈出加梯第一步
2019年9月27日,祥符街道渡驾新村23台加装电梯工程交付使用惠及居民280户,这是全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相结合工程。
建成于2004年的渡驾新村小区,是老旧回迁小区,小区占地面积不大,共计4幢高层、7幢多层,常住人口1058人,70岁以上老人286人,老人小孩占到居民人数近一半。
为了不让楼梯成为老人孩子出行的第一道“阻碍”,祥符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区加梯办的指导下,城中村指挥部的支持下,采用直连廊半层入户方案,从设计、安装到后期交付,每一部电梯都最大限度保障居民楼的采光、解决玻璃墙可能产生的反光问题、延续居民原来的进出习惯。
同时在整个加装电梯过程中也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将绿化市政道路、管线、安防监控系统、路灯系统、小区电瓶车集中置放点、小区分类垃圾收集点、小区景观小品及城市家具等项目进行重新迁移改造设计,解决加梯工作带来的破墙、管线迁移、交通组织等问题的后顾之忧。
此外,为了保证加梯资金,渡驾新村采用“经合社先行垫付、政府政策补助、保险长效维护”的加梯模式,利用电梯养老综合保险解决后续维保问题。
渡驾新村的成功为祥符后续加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法,也使全街加梯工作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6小时吊装刷新全市加梯记录
54台,创新务实突破加梯第二步
有了渡驾新村成功加梯的经验,祥符街道积极主动投入到下一场加梯工作——陆家圩小区。
然而在基坑开挖后,陆家圩小区管线迁改工程的复杂性逐步暴露,管线迁移跨区域(涉及西湖区管线单位),迁移空间小,基坑位地形复杂、遇到地下室等不少难题,导致原有的加装方式无法实施,为此祥符街道采用了全市首个整村装配式加梯方案,以共同作业、交叉施工等方式,在6小时内完成三台电梯整体吊装,刷新全市加梯记录。
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则结合原有建筑外立面和格局布置特色,同时采用直连廊式、贴墙转角连廊式、贴阳台转角连廊式和拆沿街商铺直连廊式等诸多加梯类型,让加装电梯融合现有建筑,尽量少占用公共空间,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充分考虑住户电梯使用的舒适度,对每台电梯都选配了空调,让住户们乘梯时享受冬暖夏凉。
2020年,陆家圩53台电梯投入使用。同年在居民自主加梯要求下,祥符辖区和苑小区28幢1台电梯交付使用。
随着加梯工作有序开展,祥符街道在加装电梯中遵循“政府指导,业主主导”原则稳步推进,在2020年完成54台电梯加装使195户享受到加装电梯带来的便捷。
防疫加梯两不误
39台,多元结合夯实加梯第三步
“疫情防控不能松,但关乎居民的实事工程也不能松。”2021年12月20日,祥符街道拱苑小区一二期电梯进入最关键的主体吊装阶段。
建于2004年的拱苑小区是回迁安置房,其中一二期15幢39个单元都是多层建筑。因2021年12月杭州疫情形势不断变化,居民一度担心电梯安装会延期无法按时完成。为了让居民早日过上电梯生活,祥符街道一手抓好防疫工作,一手紧抓施工进度。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街道安排了专人指导施工单位制定防疫计划,提前将进场施工人员的信息、健康状况录入审核,并准备了口罩、消毒液、测温枪等防疫物资。所有参与加梯安装的施工人员入场需向小区保安出示健康码,经体温测量合格后,才能进入小区施工现场。
“做加梯工程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除了生产安全我们更要做好防疫安全,保证到场工人健康,责任到人,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树立牢固的防疫意识。”加梯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做好施工现场防疫工作,考虑到整体安全和美观性,在电梯选用上,街道也花了许多心思,结合拱苑小区实际情况,39台电梯均采用钢带静音技术和整体装配式工艺。“在工厂内完成主体配装后,再整体吊装至小区,不仅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施工噪音扰民,也保证了电梯更长的使用寿命。”祥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23+54+39,祥符街道加装电梯116台。突破一百的数量不仅仅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正如街道负责人所说:“每一个小区加梯工作,都各有不同,工作重心也会有所偏移。但作为属地街道,我们的工作目标都是一样的,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拱苑小区住户陈小萍表示:“电梯好啊,像我们年纪大的,有时候想下楼透透气,一出门看见这些楼梯,就想想算了,下楼还要爬,等会上来还要爬,年纪大了,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摔一跤……现在好了,按一下就到了楼下。”
接下去,祥符街道也将继续秉持“民呼我为”的工作方针,悉听居民诉求,为民办实事,为更多需要电梯的小区送便利。
本版供稿 韩蕾 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