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轩)“家门口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李女士一家人来到位于拱墅区科技园区的拱墅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办理安置房产权转移登记时,由衷赞叹道。李女士满满的幸福指数,得益于拱墅审管办、规资拱墅分局共同联合回迁安置单位、公证处推出的便民新举措,以后安置群众只要就近到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或服务流动站,就可以享受到送上门的办证服务。
10月13日上午9点,位于拱墅区科技园区的安置房登记便民服务站首次启用,安置群众按照预约时间,分批来到服务站办理安置房登记手续,现场感受“最多跑一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便民服务站的启用,实现了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部门、公证处、拆迁安置单位内部业务全域无缝链接,打造安置房预约申请、上门服务、集中受理、批量办证的“一站式便民服务”新模式,回迁群众只需到一次,就可以坐等产权证“上门”。
10月18日、19日,拱墅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乘坐移动审批专用车,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流动站设在祥符街道郭家厍经济合作社,为该村回迁群众提供便民流动服务,2天时间受理40户安置户办证资料。
安置房办证因涉及析产、回购等原因,具有到场人员多、流程相对复杂、办理时间长等特点。随着安置房办证需求量大幅增加,如何有序推进该项工作?拱墅审管办与规资拱墅分局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在前期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走访各回迁单位,因地制宜设立安置房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和流动服务站。创新探索我区在窗口现场服务、网办之间的全新服务模式。按需提供上门服务,既缓解了窗口群众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又方便了回迁群众就近办证。两次便民服务共受益回迁群众200余人,受到安置群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