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韬 通讯员 徐晗翎)8月25日上午,杭州市儿童友好街区开街仪式在拱宸桥街道手工艺活态馆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妇儿工委主任王文序,省政府副秘书长徐晓光,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何杏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小秋,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方毅,省卫健委副主任孙黎明,区委书记李志龙出席活动。区领导王翔,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省内各地市妇儿工委主任、妇儿工委办主任参加。
该街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点拱宸桥两岸,是杭州市首条儿童友好街区,总面积20万平方米,由西岸国际艺术园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三部分组成,并由宸运绿道把公园绿地、文化遗产、市井生活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以大运河文化为特质的儿童友好敞开空间。以“运河画了三个圈”为理念,将拱宸桥的三个桥洞比喻成“自然”“文化”“生活”圈,孩子们可以在公园绿地里触摸自然,在“一米泡泡”包裹下触摸文化,在市井老城区中触摸生活。
“自然圈”画在了西岸国际艺术园区,孩子们在自然趣味的敞开空间里感触生命气息。“拱拱小剧场”,是拱宸桥也是舞台,还是城市公园里难得的大型滑梯。“椅子博物馆”,是休憩设施,也是玩耍场地,每一把椅子背后都有一个运河人家的故事。“缩微运河”景观,把近2000公里的大运河浓缩成百米蜿蜒小径。“一米画廊”展出小朋友们的大作,废弃的钢架又焕发了生命力。触摸自然,感受街区的区域特质,在现实空间中理解运河,理解世界遗产。
“文化圈”画在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圈不止桥西,包含5个国家级博物馆、2个遗产点、1个广场、1个历史街区。如今,还有了彩色的指示牌,会讲故事的灯和“一米泡泡”。手工艺活态馆旁边的通道化身儿童法治长廊。彩钢板上刻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条款。会讲故事的灯通过厂房剪影、互动拉绳、语音播放,帮助小朋友了解大运河历史。
儿童友好,让亲子City walk有了新体验,让运河更好逛了。“一米高度”的导视牌,有形象的图标,小朋友不认识字也能辨认方向;有“集合点”,小朋友迷了路,也有保安24小时值守照看。还有参与“一米泡泡”计划的45家儿童友好商户,提供免费阅读、免费糖果、儿童车停放等10项公益服务。慢行桥西,归还小朋友自由奔跑的权利,让整个街区更有爱友好。
“生活圈”画在了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拱宸桥东,马路不宽、小街区集聚,天然适合儿童安全出行。“微缩拱宸”复刻历史地标建筑、“151路记忆站台”回溯杭州最早的电车路线、“共享长桌”还原邻里闲话家常、“星星花园”科普常见植物知识。拱宸邻里·阳光家前的小广场则化身交通科普乐园,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目前,街区中共有儿童活动场地28处,儿童服务设施27处。街区内同时有5大国家级博物馆、11处母婴室、3处应急救援室,构成完备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街区常态化开展儿童活动,每年共有近1000场,日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