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好不好,要看营商环境这张“晴雨表”。如何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和涉法需求痛点难点?如何为企业提供精确化、个性化的法治服务,同时又助推辖区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拱墅区司法局深入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成立全省首个“律师之家”,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企业法治服务专区,进一步整合辖区法律资源,探索营商环境优化“拱墅模式”。
探索“律企”双向服务模式
区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要求,做精运河法律服务集聚区品牌,在运河财富小镇二楼设立“运河律师之家”,设置律师之家服务台、运河律师直播角、运河律师党建阵地、专家会诊交流区等功能区域,为集聚区内律所和律师搭建行政审批、党务、会员等便捷服务和行业交流活动平台,有效促进集聚区律师行业发展,辖区律师既有了交流工作、分享学习收获的场所,又有了施展能力、展现才华、服务更多企业的平台,实现双向互动的“双赢”局面。组织区内头部律师编印《盈运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出资规定、股权结构等11个方面法律支持,配备典型案例,生动、通俗地为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提供法律助力。编印《盈运通法律服务清单》,由13家区律师行业会长单位律所,以条目式服务向企业展示可提供法律服务项目,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菜单式全过程免费法律服务。
打造企业法治服务专区
法治服务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八大重点领域之一。区司法局坚持“以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为导向,打造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商户提供法治体检、商事调解、涉外纠纷处理于一体的一站式高效便捷法律服务。在中心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题沙龙,围绕医美、电竞、文创、医药生物、知识产权、直播、现代制造业等赛道,开展7场主题培训。针对辖区电竞产业发展实际,对辖区艾及帝、赛世、焱石网络等电竞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就劳动人事领域、知识产权领域等5大领域的31个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杭州市拱墅区电竞产业合规指引》。
17个商务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聚焦区内新业态、新领域、新平台企业集聚的法律服务需求,依托辖区内丰富的法律服务资源,在全区17个商务社区设立法律服务点,每个社区指派不少于2名党员律师进驻,定期开展值班服务,构建形成了多元、协同、集成的涉企法治服务新体系。汉鼎所为和平商务社区的企业家开展商务谈判的实务培训,让企业掌握商务谈判的技巧;宏昊所为商务社区内企业作“企业应知应会商标避坑知识”商标法律实务分享;杭天信所为运河商务社区新就业形态企业科普劳动关系认定。在和平商务社区创建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市区两级行政复议员入驻,优化助企服务。工作站建立以来,共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11件,协调化解17件,综合协调率达40%。
法治护航“三新”经济发展
深入快递、电商、外卖、网约车、网红孵化等各类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法律宣传、政策宣讲等服务,累计走访顺丰、德邦、韵达等快递点37家、梳理发现法律风险152个,解答法律咨询156人次。组建法律服务小组18个,分别对接快递、电商、外卖、网约车等各类企业,为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相关算法进行法治把关,帮助完善企业内部制度,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20余条,推动灵活用工市场合规发展。针对新业态就业人员法治素养亟待提升的问题,深入人员聚集的商业楼宇、商贸综合体、快递网点等,深入宣讲《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常态化开展外卖小哥晨会“五分钟普法小课堂”,在辖区设置“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驿站”11个,累计开展法治宣讲200余场次,覆盖新业态新就业从业者3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近万份。
高质量推进民企涉外知识产权保护
引入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等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力量,组建拱墅区营商环境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团,围绕生产型和贸易型两类外贸企业类型,编制《涉外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指引》,同时通过依托法治实践实训基地,推动涉外调解专家能级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产品研究。推出“境外知识产权专利检索”法律服务,联合辖区永鼎所,推出境外知识产权专利检索服务,帮助某企业妥善处理某德资企业的侵权警告,通过与该德资公司同类产品在中国的有效专利进行检索,获得德资公司在境内的冲突专利,找出了被比专利关键性的区别技术特征,帮助客户采购境内内资公司价格相对较低的同类产品,实现“降本”。推出“商标海外布局冲突处理”法律服务,联合辖区英普所,指导企业通过商标异议、无效等程序,妥善处理四家台州企业的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侵权纠纷。杭州某摩托车制造企业通过马德里商标注册未核,英普所帮助企业委托美国律师按照巴黎公约重新提交注册,并获得注册核准。
本版供稿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