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区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拱墅、法治拱墅为主线,以落实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要求为动力,以强化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为保障,以纵深推进“抓源促治、强基固本”行动和“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为抓手,实干当头、奋勇争先,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政法平安各项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增光添彩。
化零为整 全面开展整合聚力行动
做实做精区街社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一体集成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功能。完善街道政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根据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指派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并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会商研究、风险评估、联合会商、集中力量攻坚工作机制流程、压实工作责任。探索实践“社会治理联合会”工作,努力在最小单元内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职能聚合、协作通畅的专群协作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快速落实应急处突能力水平。针对涉稳风险,加快建设公安、信访、市场监管、网信、人社敏感信息共享数据库;针对基层纠纷,及时收集各街道上报的非警务类警情、信访、投诉等事项,精准筛选、分类流转、及时交办,做到“事心双解”。
攻坚顽疾 全面开展提升补短行动
联合相关部门牵头开展社会治安清底整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消防安全除患攻坚、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校园安全“护校安园”五大攻坚贯穿全年。建立健全事故处置“1+2+X”联动机制,以极端负责的态度,穷尽一切手段、一切资源,最大限度挽救事故伤者。优化风险隐患预警处置反馈闭环机制,贯彻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规定》和省市“三张清单”,对重大涉稳风险以“社会稳定风险提示函”形式,督促事权单位及时落实防范化解措施。针对楼盘、欠薪、教育、预付式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形成代表选择、现场接待、联合会商、协同处置、打击震慑的闭环流程。
做实基础 全面开展夯基固本行动
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矛盾纠纷和重点人群的分类整治、因案施策,探索通过“武林大妈”的“5566”志愿服务机制做实线下人力情报,结合线上社会治理中心的风险预警,实时盘点矛盾纠纷“存量”、排查“增量”、追踪“变量”。细化行业平安(安全)标准,落实隐患排查整治第一责任人制度。牵头组织平安创建赛马,定期开展消防、交通、反诈、食药安全等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全力实现省平安区21年连创。在学校、银行、医院系统及水电煤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和辖区重点单位,大力推进“枫桥式”治保单位建设。区、街两级开展“运河平安大讲堂”培训,切实提升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会同消防部门、属地街道打造西湖文化广场消防宣传品牌,常态化开展广场嘉年华消防宣传活动。
迭代升级 全面开展固化创新行动
打造“武林大妈”“红茶议事会”“社会心理服务”等三大线上“数字馆”,线下线上有机结合,集展示、宣传、互动于一体,持续擦亮金字招牌。持续升级以“运河+非遗”为特色的文化反邪品牌,创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反邪警示教育阵(基)地,发挥“校园反邪联盟”作用,继续办好“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提升“无邪校园”品牌影响力。深化与计量大学法学院合作共建,实现人才共享共育、双向互动,课题共研、法治共行、成果共享。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法治指导员制度,以困扰基层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对全区重点企业分片开展法律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建强队伍 全面开展铸造铁军行动
开展政法干部培训班,设置政法委员上台介绍基层破难案例环节,并邀请市委政法委、高校学者、组织部门现场讲评。建立健全政法系统政治工作例会制度,围绕干警履职保护、“平安卫士基金”等主题,常态化了解政法干警思想状况,锤炼政法队伍绝对忠诚属性。持续加强政法干警履职保护,总结提炼段某某案多部门联动工作做法,固化形成履职保护个案联办机制,营造暖心关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