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综合体开到家门口
拱宸桥“阳光老人家”引领养老新风尚

  本报讯(记者 杨瑾 通讯员 徐晗翎)最近,家住桥西的杨阿姨,总爱往老年大学跑。年尚轻、体尚健,有时间、有精力,对于像杨阿姨这样的退休老人们来说,能够上课交友学习新鲜事物,已成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

  很快,不少老人在“家门口”都能过上这种生活:位于桥弄街109号的桥西之家“阳光老人家”,10月16日即将投入使用。

  据悉,除提供日间照料、便民就餐、医疗咨询等,这个集休养、乐养、健养、膳养等一站式服务的“养老综合体”,还能满足周边老人对“文化养老”的更多追求。

  走进健养馆,“虚拟中医馆”会有专家定期坐诊,还相应推出针灸推拿、远程挂号等服务。在“虚拟中医馆”对面,是一间宽敞的多功能教室。这里是“健养培训中心”,今后主要用来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膳食馆里,除了配餐服务,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食物银行”。通过各个渠道收集的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食物和日用品,免费提供给辖区孤寡、空巢、高龄等特殊群体。而热心的社区志愿者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服务换取相应日用品。

  今后这里还将引入“阳光大管家”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借助智慧手段来提高服务效率。

  一个平台,三大场馆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走进“阳光老人家”,600余平方米房间根据功能布局,共开设阳光乐活馆、阳光健养馆、阳光膳食馆三大场馆。

  在乐活馆里,有“拱宸茶馆” “微电影院”等场地,提供老人喝茶聊天、看场电影、理发服务。“养花达人”也会提供阳台绿植养护指导。

  四支队伍,多方参与形成为老服务的“涟漪效应”

  据文澜社区书记徐黎明介绍,目前“阳光老人家”由第三方社会组织杭州市健康社区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除了这个“好管家”,还建有“好小二”“好大夫”“好帮手”等多支队伍,为辖区老人提供服务。

  比如“食物银行”里的物资,多是来自辖区世纪联华、浙商银行等企业捐赠,心巢公益、晟命公益等社会组织以及“拱宸大伯”“运河大妈”们组成“好帮手”,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此外,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方回春堂等一批“好大夫”也纷纷加入,为老人提供定期坐诊、远程问诊等诸多服务。

  人老心不老“阳光养老”惠及1万余名老人

  “现在的老人,不仅关注身体,更希望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据运营方介绍,目前开设的七个培训班,经过前期报名,部分课程名额紧张,“民族舞、摄影、二胡、烘焙很受欢迎,还有踢踏舞培训,够新潮吧!”

  “我们希望这个阳光的‘家’,能给老人带去更多活力。”徐黎明说,这里的服务辐射整个街道,惠及1万余名退休老人,欢迎大家都过来逛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解放思想勇开拓、争先创优敢担当”大讨论活动
   第04版:要闻·关注
   第05版:夯实基层基础 赛出铁军风采
   第06版:全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特刊
   第07版:全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特刊
   第08版:全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特刊
大关街道“站室合一”推动社区警务与全科网格建设大融合
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三)
拱宸桥“阳光老人家”引领养老新风尚
不忘初心 当好群众的代言人
金秋十月 精彩文化活动与您相约
爱心理发传递温情 让幸福从“头”开始
今日拱墅要闻·关注04拱宸桥“阳光老人家”引领养老新风尚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