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三方协同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分钟看懂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
“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与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关系结构图

  2018年7月以来,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和各级组织工作会议、城市基层党建会议精神,围绕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和做深做细做活网格党建,专门组织团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调研,并赴深圳、厦门、四川等地现场学习,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省市委党校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全面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的深化举措。2018年10月,首批10个小区开始初步试点,到目前已有27个小区启动试点工作。

  最新动态

  4月26日下午,全区“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工作推进会暨强化培训班召开。

  会议组织现场考察学习了上塘街道皋亭社区隽逸花苑小区和祥符街道申慧社区慧园小区关于“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的先进经验。会上,区民政局、区文广旅体局、祥符街道、大关街道、祥符街道申慧社区、小河街道明真宫社区6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高质高效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工作是区委落实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要求,立足拱墅转型发展实际,全面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和网格党建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把小区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的迭代探索和创新实践。全区上下要围绕把党建工作深入到小区中,引领小区治理,服务城市居民,构建城市和谐的总目标,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睦邻小区党建的时代意义;把准工作方向,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注重统筹推进,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拱墅样板。

  交流发言

  祥符街道党工委:

  以推进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为突破口,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小区党建指导员、小区专员等,积极构建“新三方”治理架构,推动“党建+运行”同向用力、“党建+服务”同频共振、“党建+自治”同步发力。

  大关街道党工委:

  坚持以“家”的理念构建“家”的党建体系,重点在营造“家”的氛围、突出“家”的感觉、构建“家”的情怀等三个方面做文章,全力打造富有运河风情的“幸福家园”邻家小苑。

  区民政局党委:

  以建强“红色阵地”、壮大“红色队伍”、提质“小区自治”为切入点,积极打造红色“社区综合服务体”,充分发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民政类服务向小区延伸,实现“法治、德治、自治”在小区充分融合。

  区文广旅体局党委:

  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团结运河文化名人组建文化志愿者团队,挖掘运河文化讲好运河红色故事,全力推进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人才向小区倾斜、汇聚,将运河元素融入小区精神,在青少年、青年群体中根植“运河乡愁”记忆。

  小河街道明真宫社区党委:

  细化对标“十个有”标准,按照回迁安置小区侧重“家文化”氛围营造、新建小区侧重党建引领业委会选举和运行、老小区侧重准物业管理提升和居民互助等思维,积极打造小区治理的精细分类样板。

  祥符街道申慧社区党总支:

  积极逐步构建由社区党总支指导工作,小区党支部牵头引领,业委会梳理商议,物业开展具体执行的慧园小区“新”三方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小区问题小区自行解决,小区文化小区自行打造,小区需求小区自造资源的小区自治新局面。

  图解“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

  六个关键词

  小区党组织:是指以小区地理空间为基本单元,由具有小区业主身份的党员为主体组建的党组织。

  小区专员:经社区党组织选派入驻小区,协助小区党组织专职负责小区各项工作的统筹和联系指导的社区工作人员。

  小区党群议事沙龙:是小区内党员群众协商议事的、开放性的组织形式,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小区内的优秀党员、群众骨干以及“党建微盟”相关代表共同参与,主要作用是引导居民群众对小区党建工作、群众诉求、自治章程、小区公约等提议、决策、评价,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新三方”组织架构:是指小区党组织建立后,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组织架构,是对现有“三方”组织架构的进一步深化探索。

  党建微盟:是“运河红盟”体系在小区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指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小区范围内及周边各类党组织积极参与,通过相应的规范机制实现共融共建的党建联合共同体。

  群众自组织:是指由一个小区或多个小区的居民群众自治发起的、定期开展活动但尚未在民政注册的民间团队,广场舞队、乒乓球队、旗袍队、朗诵队等都属于群众自组织。

  “十个有”标准

  有专人:街道指定1名党建指导员联系,社区确定1-2名小区专员专职负责。

  有队伍: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挖掘小区资源、摸清小区需求,建立文化、医疗、教育、便民等专业服务队伍,引导组建小区群众性团体。

  有经费:探索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在小区的落实,保障小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有关补贴。所有经费由社区党委统筹,小区党组织落实实施。

  有载体:包括小区党员活动日、邻居节、便民服务日等活动类的载体,以及“我家有党员”、书记领办项目、业委会主任领办难题等工作载体。

  有氛围:结合“微更新”,通过设立“家标志”,建立党员责任区、融入党建元素,打造宣传、文化阵地等,营造家园氛围,浓厚红色氛围。

  有组织:以小区地理空间为基本单元,以具有小区业主身份的在册党员为主体,组建以小区名称为主的党组织。同时要配强书记,选强班子,摸清党员。

  有阵地:必须位于小区地理单元,集办公或服务于一体的阵地(可与三方治理等阵地结合,党群服务驿站、邻里客厅等)。同时打造小区内的宣传、文化、议事等阵地。

  有制度:建立党组织运转机制和活动制度、业主及多方议事规则、业主规范和小区公约等各方面的制度规范。

  有平台:建立党员、业主代表、群众组织等各方联系交流的微信、钉钉、QQ等信息化平台,打造“群商群治”微群体系。

  有品牌:要有一个总的抓手,既有小区的特色,又有推进工作的经验体现。

  五大核心问题释疑

  问题一:“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工作和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工作是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的升级版,是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再探索、再深化,其目标都是为了服务居民群众、化解邻里纠纷、共建幸福家园。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相对于社区党委和居委会“间接介入”,小区党组织对业主代表类、物业服务类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进行直接领导,形成了“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的新三方架构,既加强了党组织对协同治理的直接融接,又充分保障了小区业主对小区治理工作的自治权。

  问题二:如何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

  答: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建好小区党组织。要以小区为基本单元,以具有业主身份的党员为组织,组建小区党组织,并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小区党组织和其他功能型党组织的关系。二是要强化小区党建力量。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领导小区治理能力。积极构建“党建微盟”,建立务实有效的新型区域共建机制。广泛开展“我家有党员”等活动,鼓励各类党员在小区亮明身份,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三是要推动优质服务向小区汇聚。要积极推动各类资源向小区汇聚,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代办等优质便捷服务。充分挖掘小区各类党员的资源和特长,经常性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密切党群关系,增进邻里感情。推动“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点”建设,为开展睦邻小区党建工作腾出充足空间。

  问题三:如何推动党建引领下的有序自治?

  答:增强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的领导地位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新三方组织架构。在总结提炼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小区党组织对业主代表类、物业服务类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直接领导,完善多元议事协商机制,特别是要把“民主事项党组织先议、重大事项党组织先审”写到议事规则中,把握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话语权。用好“小区党群沙龙”等议事平台,引导居民群众对小区治理各项工作进行提议评价,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要大力指导推动落实小区“家规”等规则章程,不断完善小区自治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业主自治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居民群众充分而直接地参与到基层治理中。要从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向小区延伸入手,以党建引领推动业委会、物业公司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扩大基层群众直接管理小区事务的制度渠道。比如,小区内各类矛盾的协调、活动的开展等尽量由业委会、家委会或民生议事会等业主代表类的组织来实施,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群众的事情群众办”。

  问题四:如何推进党建引领家园文化建设?

  答:推进党建引领家园文化建设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调动群众共建家园的积极性。要在培育心口相传的小区共同精神、增进居民群众归属感上下功夫,鼓励党员带动群众组建“幸福家园”志愿服务队、群众自组织,激发群众作为治理主体的活力。其次要深耕德治家园文化。要深度开展“校外家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抓住青少年群体,搭建各类青少年活动平台,培育新一代人的“城市新乡愁”。探索开展“青年回家”行动,倡导青年群体“8小时外”回归小区,当好家庭主心骨、做好小区主人翁。再则要推进家园环境美化工作。要积极开展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品质化改造提升或基于小区空间规划的微更新,特别是要在小区人流量集中处设计设置“家标志”,增强群众归属感。常态开展“最美小区”系列活动,创办小区“邻居节”,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加快融入城市文明。 

  问题五: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需要做好哪些保障?

  答: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做好以下几方面保障:一是组织保障。要健全小区党组织,合理调整建制型小区党组织和功能型小区党组织,推动小区党组织实体化运行。二是人员保障。要建立稳定的日常管理团队,包括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含兼职委员)、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小区专员,以及小区律师、小区教师、小区医生等成员。三是阵地保障。要有固定的服务场地,包括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居民群众活动场地、小区户外广场等。四是机制保障。要健全完善常态的运转机制,包括小区党组织职能职责、民主议事规则、动态反馈机制等等。五是经费保障。要拓宽经费保障渠道,包括区级专项经费、街道配套经费和自主筹集经费等。

  本版供稿 郑志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三方协同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第05版:走基层“三服务”特别报道
   第06版:运河沿岸名区·和谐安定幸福之区
   第07版:夯实基层基础 赛出铁军风采
   第08版:运河沿岸名区·文化引领
10分钟看懂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
今日拱墅三方协同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0410分钟看懂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 2019-04-30 2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