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打造大城北标杆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睦邻小区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半山街道“一小区一品牌”推动小区治理百花齐放
①依家人:“敲门组”出发走访小区业主
②依家人:现场督查二次供水改造工程
③群英荟:“快办小组”志愿者现场协调漏水问题
④群英荟:“一队五组”网格员队召开“你说我听”党群议事会
⑤幸福邻声:开展“邻里汇——插花”小区文化活动
⑥幸福邻声:小区举办“百家宴”
⑦红色引领线: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⑧睦邻会客厅:环境集团党员到焦化小区清理大件垃圾

  人们美好的一天,

  从走出家门,走出小区开始,

  从走进小区,走进家门结束。

  因此,提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水平,既是新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

  今年以来,半山街道认真落实区委关于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全面推进“幸福家园”睦邻小区党建工作的部署,紧扣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一小区一品牌”推进睦邻小区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努力把睦邻小区打造成居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依家人

  ——让小区变成“大家庭”

  “在小区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业主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一心一意地把小区建设得更加幸福!”这是龙山社区依锦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余端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建成近20年的回迁安置小区龙山社区依锦苑小区,遗留问题较多。在推进睦邻小区党建过程中,小区党支部整合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建单位、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围绕建设幸福“依家人”,组建“家微盟”、召开“家事会”、梳理“家印迹”、打造“家空间”、开展“家服务”、丰富“家文化”,让全体业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别是在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的关键阶段,党员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敲门组”,在吃过无数“闭门羹”之后,终于实现了100%签约。

  “‘依家人’让小区变成‘大家庭’,接下来我们还要实施小区内部提升改造、升级人脸识别门禁,以后的依锦苑小区会比商品房小区还要好!”余端学自豪地表示。

  群英荟

  ——共绘睦邻“同心圆”

  “我家房子经常漏水,你们一定要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居民胡阿姨向夏意社区“群英荟”反映。

  “群英荟”了解情况后,马上组织物业公司与建设单位提出对策,一边加快整修、跟踪督办,一边由居民骨干帮助胡阿姨一家做好防水措施。经过一个多月处理,渗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夏意社区作为全省最大的公租房小区,一直存在“房管只管房”“物业只管物”“社区只管人”的问题,对此,社区成立社区班子成员、市住保办工作人员、物业经理、网格长等参与的“快办小组”,组建由党员、居民骨干为主的“一队五组”网格员队伍,在小区“群英荟”党群驿站定期召开“你说我听”党群议事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水管堵塞、房屋漏水等细小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小区治理“居民事、居民提、多元议、合力办”“小事不出小区”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群英荟”已化解了绿化带晾晒、消防管网维修、自行车库积水等问题13个。

  幸福邻声

  ——奏响和谐“最强音”

  “今天是邻居节,街坊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就是‘家’的味道。”宋都香悦郡的老党员钟师傅说道。

  宋都香悦郡作为新建商品房小区,居民间相对陌生、对小区缺乏情怀。云锦社区通过“幸福邻声”工程,定期召开“小区党员、网格员、业委会、物业、股民骨干”参加的“五邻微议”小区议事会,成立小区周边单位和沿街商户参加的“党建微盟”,组建小区律师、医生、教师组成的“邻里守望”微助志愿服务队,建设小区文体达人共同参与打造的“邻聚坊”睦邻驿站,并在传统节日举办“邻里汇”文化活动,让小区居民“知邻情、聚邻力、解邻忧、筑邻梦、促邻睦”。

  随着社区文化家园、运河书房等一批活动阵地建成投用,小区逐步形成了小区党群服务圈、资源共享朋友圈、基层治理邻里圈、居家阳光养老圈、睦邻家园文化圈等五大服务圈,“幸福邻声”也进一步奏响了和谐“最强音”。

  红色引领线

  ——串起浓浓“邻里情”

  “这么多年一个人住是真的孤单,还好有金师傅他们一月一次雷打不动来陪我聊天,让我的生活有了盼头!”河畔居小区的毛师傅对党员志愿者表示谢意。

  田园社区河畔居小区是集回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的混合型小区,居民生活差异较大。小区党支部发挥支部党员特长,启动实施“红色幸福、绿色环保、橙色乐活、青色萌新、蓝色益康”的“红色引领线”工程,全力打造小区环境和美、居民生活和乐、邻里相处和睦、攻坚克难和顺的“四和”家园。比如,党支部组建4支由业委会党员带队的走访服务队,每年对小区居民全部走访一遍,及时收集并协调解决居民的意见建议;支部委员、业委会主任汪水清依托自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佳才学堂公益组织,开设“四点半课堂”,并为有困难的青少年提供免费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服务。

  “红色引领线”工程让小区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串起了浓浓的邻里情。

  睦邻会客厅

  ——架起居民“连心桥”

  “居民的归属感,我想就是这片厂房,杭钢虽然搬迁了,但小区还在,我们想用睦邻会客厅的形式唤起他们的情怀。”杭钢西苑社区党委书记陆建英说道。

  杭钢西苑社区焦化小区是杭钢集团内部的租赁房小区,地理位置较偏僻、配套设施较差,里面租住着100余户杭钢职工家庭。在创建睦邻小区中,小区党支部探索建立“1+1+N”微治理长效机制,成立以支部党员、居民骨干、网格员、共建微盟等为主的服务队伍,打造集“杭钢文化生活空间”“小区风采展示空间”“蓝领健康生活空间”的“家文化·睦邻会客厅”,定期开展“小区文化节”“国学讲堂”“便民服务”等活动,架起了居民的“连心桥”,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

  针对小区内外大件垃圾多的难题,小区党支部还与市环境集团第十四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最强支部”,共同清理了大件垃圾、杂物等20余吨,有效提升了小区环境。

  本版供稿 陈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夯实基层基础 赛出铁军风采
   第04版:打造大城北标杆区
让睦邻小区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今日拱墅打造大城北标杆区04让睦邻小区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2019-06-25 2 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