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冰 通讯员 漏丽琴
创新开拓 将“平安”融入工会组织
——记上塘街道总工会专职工作者 杨磊
她,热爱工会工作,一遍又一遍追求工作突破;她,面对百姓,永远是一张真诚的笑脸;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搭建政府与职工群众之间紧密联系。她就是,上塘街道总工会专干——杨磊。
在今年市总、区总启动的“百日攻坚大组建行动“中,面对“为什么要组建工会?”“我建了工会,又能有什么好处?”等“扪心自问”,杨磊展现了工会工作者的克难品质。“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企业门难进,她就请教经济线同事,牵线搭桥,一次又一次地联系,坚持勤动脑;老板不明白政策,她就对照政策文件,详细解说,一遍又一遍地解疑,坚持勤动嘴;企业嫌手续麻烦,她就整理好材料,逐条指导,一趟又一趟地奔走,坚持勤跑腿。“百日攻坚”期间,在这“三勤”的推动下,杨磊先后多次走访了碧橙科技、琼楼服饰、天瑞医院等17家规模企业,成功指导和帮助企业完成了工会组织架构建设。
“能说会道”还得“打破传统”。作为一名基层工会专干,杨磊的观念始终走在前。为了使工资集体协商这个“难点”反变成“经验”,杨磊狠下功夫不断探索。她以辖区企业城北送变电为试点,从要约书开始,到答复、协商,再到结果表决,一步一步紧跟,给指导给意见,层层把关,最终取得了技术工人四项保障的协商成果,获得企业老板和职工双赢的成效。不仅如此,她还根据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的不同,打破传统的协商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协商内容,切实有效地适应各企业发展,使企业老板和职工双方都能够满意。
执着追求创新,是本职,更是杨磊进步的动力。今年,区总工会提出“和谐劳动运河行动”,接到通知后,杨磊便立马投身此项工作。她主动联系基层工会主席,第一时间上门解读文件精神和工作方案;在对接上墙内容时,她也是每场必到,一起参与设计,确保设计美观、内容实在;全程帮助企业建设“职工书屋”等六大场所,组建“情绪预警员”等三支队伍,指导企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等五大行动,确保工会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有场地、有人员、有内容。
“工会”虽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但它包含了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内容,需要工会专干的认真努力、埋头苦干。“我曾经很欣赏搞科技、搞研究的人员,觉得他们很有成就。可是现在,对干了6年基层工会的自己,同样也感到自豪。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肯干,只要努力,一样会很有成就感!”杨磊说,“只要在岗认真,就是为拱墅的平安出一份力!”。
搭建桥梁 将“平安”融入团员青年
——记团区委工作人员 宋辰晨
作为团区委的一名年轻干部,宋辰晨在努力地工作着,她发挥女性细腻亲和特点,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在青少年帮扶走访、平安志愿者工作等方面兢兢业业,在阵地、队伍和服务上不断创新,助力全区平安建设。
“运河平安管家”工作开展之初,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宋辰晨慢慢探索,积极参与全区青年“运河青春护航行动”,投身“运河平安管家”建设,打响做优“运河平安管家,一直幸福大家”品牌口号。从前期选址、设计、沟通,再到宣传上墙,尽管不是“专业选手”,但宋辰晨不怕困难,用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去研究,最终以杭州詹氏中医骨伤医院为突破口,成功打造了全区第一个共青团系统的“运河平安管家”阵地。
“将平安宣传覆盖面再扩大、再深入,也是团干部参与平安建设的一种尝试。”为了推动“运河平安管家”深入,宋辰晨不断拓展辖区资源,参与平安宣传,积极与团员青年们沟通。在前期走访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她深入了解顺丰青年员工和快递小哥的日常需求、生活情况和心愿诉求,鼓励他们主动加入平安宣传队伍,在送快递的同时,将平安理念送进家家户户。
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宋辰晨还参与实施了“团递筑网平安计划”。今年7月以来,团区委专门为丰巢智能快递柜设计的运河平安管家宣传海报登上了全区700个丰巢柜主屏,这些海报一经刊出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而这,凝聚了宋辰晨的极大心血。正因她仔细观察“平安宣传”的动态,多次与设计公司沟通对接,从百姓日常生活着手,制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安宣传品,将平安宣传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身上有一种乐观的精神,有着一种亲和力。”接触过宋辰晨的团员青年们,都会这样评价她。自“运河平安管家”工作开展以来,她组织了多次活动,为辖区各类青少年提供专业化、针对性服务。以暑期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和暑期夏令营活动为契机,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在全区十个街道和重点企业巡回开设《向校园暴力说“不”》《警惕身边的网络安全》《青少年叛逆心理》《未成年违法犯罪预防》等青少年平安自护、权益维护、三禁三防三自主题课程。这些活动,也让青年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在宋辰晨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她作为一名平安宣传者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也感受到了她作为团区委年轻干部,所具有的年轻人特有的一种活力。“我将继续在服务青年中进行平安宣传,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拓展平安宣传途径,力争为全区的平安建设多贡献出一份力量。”宋辰晨说道。
以身作则 将“平安”融入社区
——记华丰社区副主任 董黎
在华丰社区,一个平凡普通但亲切温暖的名字被人熟知,她就是董黎。2006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董黎把一切精力都放在社区工作上,时刻以小区的平安祥和,以居民的需求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为守护小区的安宁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巧媳妇”是华丰社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2016年开始,董黎便致力于“巧媳妇”品牌的深入挖掘,让平安创建和“巧媳妇”品牌建设同步发展,也让平安建设通过各个团队的分工合作努力融入每户家庭。目前,“巧媳妇”下设七支服务团队,分别是“巧媳妇”文化艺术团、准物业服务队、居家养老服务团队、“巧媳妇”餐厅服务团队、青少年服务团队、医疗服务团队、每月8号“巧媳妇”便民服务团队,并发展了辖区10家单位成为和睦“巧媳妇”七彩荟,携手共建平安社区服务。
走访千家万户,吃得千辛万苦,董黎是这么做的。今年以来,在“巧媳妇”七彩荟的平安宣传中,她带领179名主力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截至7月,已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便民服务7场次,共发放反家庭暴力宣传资料300余份、平安三率宣传单1000余份、防诈骗宣传资料600余份,开展公益理发服务235人次、磨剪刀服务220件次、修鞋200件次、金融知识宣讲12场次。
都说社区工作任重而繁杂,但董黎却不怕苦、不怕累。“为居民排除隐患,守护他们的平安,是我们的职责。”为了在社区营造“平安”环境,董黎始终热心如一,耐心真诚。为确保平安三率的宣传效果,她以华丰讲堂为平台,积极寻求各条线的合作,同时也积极地寻找辖区单位共建,将小区内26幢房子分为13个大片,在暑假期间每周四上午开展平安创建、防范金融诈骗和垃圾分类的专题知识讲座。
8月初,台风“利奇马”来临之际,董黎第一时间在“巧媳妇”小广播播报台风的实时消息以及应对台风的注意事项。在24小时抗台值班期间,她又勇于担当,接过第一棒,她与一名新社工穿梭在小区的道路,行走在小区的地下车库。在巡查低洼地段的雨水井时,发现12幢2单元门口的雨水井即将满溢,她急忙将挡水板关上,观察了半个小时后确定水位没有继续上涨,才转身去了别的单元,消失在风雨中。台风过后的第三天,她就因为泡水时间过长,双腿疼痛,不得不住院治疗。
这就是董黎,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社区工作者。但当问及“是否后悔自己的选择”时,她爽朗地笑着说:“当年就是因为社区工作者无私奉献、服务居民的精神,自己才义无反顾地来到社区工作,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