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星凯 通讯员 毛晓蓉 徐敏
互联网诊室于10月15日投入使用,在这里,老人可以通过华数数字服务系统实现互联网问诊。除了连线医生这一功能外,还拥有养生保健等功能。该诊室把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接入互联网,将医疗资源从固定的时空范围内释放出来,打破医院传统服务模式,让老年人近享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已开展6次“远程医疗”,累计为15位老人与在线专家开展了实时对话。
“医生,最近早晨起来颈椎会有一些不舒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有些着凉……”现场,龚大伯正在通过电视进行远程问诊。线上的张医生一边耐心地询问原因,一边给他讲解颈椎的保健知识,并提醒他避免受凉、加强脖颈处的锻炼。
智慧食堂 打造“智能”就餐新环境
智慧食堂可以容纳30人同时就餐,智慧餐台系统可扫描算价,与杭州市民卡对接可享受优惠折扣,老人在第一次使用市民卡并建档信息后,往后来就餐刷脸就可以结账,结算支付更便捷。同时提供线上预约线下配送的点对点服务,由第三方配送到家。据悉,这也是全区首台智慧餐台系统进驻阳光老人家。
倪阿姨说:“我家就住在附近,最近在这里上书法课,下了课就在这里吃饭,清清爽爽,很方便。”
“人脸识别系统非常智能,不用带卡,脸一刷就可以,年纪大一点的还享有相应的折扣,还真是不错!”
通过自助查询一体机,老年人可以自助查询杭州市各区养老服务设施,并通过VR全景图片,足不出户就能对心仪的养老机构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另外,一体机内还实时更新区市的养老政策,通过点单式查询,老年人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养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一体机连通民政系统,开设了许多便民功能,例如老年卡的申请等。
叶大伯是阳光老人家的常客,他每周都会来阳光老人家阅读。
“最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养老服务自助查询一体机,可以通过VR看到其他的养老机构和站点,选择自己心仪的项目,特别方便!”
阳光大管家平台 线上精准对接老人需求
阳光大管家平台,以远程管理为辅助手段,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和健康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具备老年人远程健康监护、一键报警、LBS定位、服务预约等功能。“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切实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提供相应的服务。”蓝孔雀社区阳光老人家的工作人员小蒋表示。
如老人需要“助餐”“课程报名”等服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登录这个平台,也可以拨打统一电话56561199通过呼叫中心链接平台,还可以来到社区阳光老人家,由工作人员帮助登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
谢大伯说:“我通过阳光大管家平台,帮老伴选择了一门插花的课,她喜欢的不得了!现在都是她催着我来阳光老人家活动,顺便帮她预约课程。”
时间银行 存“时间”换养老服务
蓝孔雀社区作为市“时间银行”试点,在平台增加了“公益银行”模块,“好帮手”志愿者通过为老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独居、失独、空巢老人提供服务,积累志愿服务时间,赚取阳光币,换取相应服务和物质奖励。老年人到阳光老人家来,打卡就有积分,在站点消费购买服务也有积分,积分到后面可以兑换实物,也可以兑换相应服务。
工作人员小管说:“时间银行”给了热爱公益的老人另一个平台,他们可以积分兑换商品,兑换课程,也是对他们的一个鼓励举措。显示屏上有蓝孔雀社区所有登记志愿者的大数据,他们可以通过获得的积分,兑换实物和服务,兑换成功后就会扣除相应的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