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订制语音导航 盲人出行有了“智慧眼”

  本报讯(记者 胡俊威 通讯员 张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站在十字路口前,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想起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但对于那些无法分辨交通信号灯的视力残障人士,又该如何安全、方便地过马路呢?针对这一问题,拱墅城管给出了积极回应。 

  5月13日上午,在香积寺路与上塘路交汇处,盲人范先生正准备过马路,随后发生的一幕令人惊叹不已。只见范先生刚靠近路口,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柱立刻作出反应。“前方上塘路红灯,请止步。”“前方香积寺路绿灯,可以通行。”“香积寺路绿灯闪烁,请注意。”……一连串的语音提示仿佛一双“智慧眼”,帮助范先生顺利穿过马路。 

  在这过程中,一项“黑科技”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便是我区在全省首批试点的智能过街语音提示系统。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市、区无障碍办联合拱墅残联,邀请了包括范先生在内的10多名视障人士集中体验了位于香积寺路与上塘路交汇处的智能过街语音提示系统。“以前过马路就像‘没头苍蝇’一样,需要别人帮忙引路。”刚刚体验了提示系统的范先生颇为感慨,“有了这个系统,现在过马路确实方便了、安心了。” 

  “以前我们也尝试过在交通信号灯柱上安装语音提示,但一天24小时持续播放,不少市民对此有意见。”区无障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试点的智能过街提示系统,融入近程感知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红绿灯提示,具有可感知、可交互的特点,该装置在日常处于静音状态,只有感知到周边有视障人士才播报提示音,做到按需提示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的噪音干扰,视障人士只需配有定制穿戴式设备或手机应用即可。

  据了解,我区已将“爱心助残”无障碍环境建设及助残服务提升项目作为2021年度10件“民生实事”之一。接下来,我区除了对30条道路、10座公厕、6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实施提升改造外,还计划在商场、学校、医院、图书馆、办事服务大厅、公共厕所、公园、道路、养老服务机构、银行共10种类型场所持续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让这座城市的温暖无处不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第06版:要闻·城事
   第07版: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
   第08版:专版
市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进驻我区指导工作
拱墅8个旧改项目获市最佳和典型案例
我区树园小区跑出全市加梯新速度
新拱墅,揭牌!
订制语音导航 盲人出行有了“智慧眼”
英蓝国际项目主体完工
全区领导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议召开
新生LOFT49惊艳亮相 变身创意打卡新地标
区领导赴杭钢集团开展三服务活动
今日拱墅要闻02订制语音导航 盲人出行有了“智慧眼”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