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字思维再造协同治理流程
小河街道迭代升级“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
“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智治平台
小河街道“城市眼·云共治”中心
红茶议事会
“智涌钱塘”峰会小河分会场

  近年来,小河街道始终积极探索基层智治。从2017年起,率先与中电海康合作,将AI识别与街域自治相结合;去年,“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正式上线,入选2020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优秀创新案例,通过AI眼云预警实现共治联动,从而使城市大脑应用全面向基层延伸,以数字思维再造协同治理流程。 

  2021年,小河街道闻号即行,进一步强化“整体智治、综合集成、高效协同、管用实用”理念,全速推进“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智治平台迭代升级和实战应用。3月30-31日,市政府和海康威视举办的“智涌钱塘”峰会,小河被选为街道级唯一基层参观点,并圆满完成第二批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

  以机构改革为框架 

  构建智治平台架构

  “我们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主要解决的是框架衔接的问题。”小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钟鸣说,“基层数字治理过程中存在一个困境:数据是无限的,而基层的人力与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让数字治理落地?得让数据由‘有人看’变为‘有人干’。” 

  基于此,小河街道先行探索,以体制改革设定的机构为框架,构建智治“四横四纵”平台架构:横向涵盖业务应用体系、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纵向涵盖运行维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体系。设定了党建统领(党建办)、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办)、社情民意(党政办)、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办)、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办)、平安建设(平安办)六大版块,目前已上线的42个应用场景分别由街道相应科室承接。在钟鸣看来,小河网驿的六大平台建设,恰恰是省“1+5+2”工作体系在基层的一种落地。 

  简单来说,小河把街道搬上了“云”。一旦数据异常,系统就会将告警信息或需处理信息实时推送至责任科室和社区界面、App或短信,由科室和社区形成线下处置闭环。

  提升平台四大功能 

  重塑街道智治能力

  数据“一网汇聚”

  前不久,一场围绕“如何发挥青年力量,助力推进小区微治理”主题的“红茶议事会”,在长征桥社区召开。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以及建议。这场议事会的议题从何而来?不是“拍脑袋想”,而是通过“小河网驿”平台,汇集居民信箱、网络舆情、信访等多维度数据抓取的“大数据关键词”得来的。 

  线下,团区委建功学院学员、社区团支部书记、青年代表等20多名“红茶议员”,分组讨论;线上,无法现场与会的数十名“红茶议员”手机扫码签到,在线反馈。陈康就是一名年轻的“红茶议员”,“我是做民生相关的融媒体传播工作的,所以对这类议题更感兴趣。”陈康说,“线上参会除了方便之外,还格外适合像我一样不擅长当面表达的人。” 

  通过线上签到、参会频率、意见发表与投票等数据,平台自动汇聚成能力值、参与值等分析数据,结合基础数据形成每位“红茶议员”的“个人画像”,汇集建立起“红茶议员”库,以便有需要时让“合适的人开适合的会”,推进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数字治理。目前,街道已入库“红茶议员”699人,梳理出台《红茶议事会基层协商议事规则》,助力破解难题300余项。

  要素“一键分析”

  “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依托AI技术,针对不同的治理场景,不断拓展和提升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智能监管、智能服务和辅助决策能力,实现基层治理问题从事后处置、被动监管到事中告警、主动管理的提升。 

  以“区域发展”版块“企业服务”应用场景为例,平台入库12000余条动态数据,对税在地不在、地在税不在、企业高管变动、地址变动、经营情况异常、新增企业、政策匹配、风险企业等8种情况可及时预警。今年3月,平台预警辖区企业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可申报的政策有遗漏。街道区域发展办工作人员随即对该公司进行走访,开展深入了解,评估企业已基本具有拱墅区小巨人企业认定资格,后成功推荐该企业获评区小巨人企业,并申请了政策扶持资金13.4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引育人才、鼓励企业研发投入。 

  “如果不是街道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就要错过这次的资格认定。”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孟春生表示,“在街道的指导下,我们及时地申请到了这次的扶持资金。”

  场景“一图统览”

  “‘小河网驿’平台通过利用三维、VR地图及统一地址库,拼合汇集多类数据形成画像,以此实现场景全界面的精准定位、有效治理。”小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孔源介绍道。 

  以“党建统领”版块“小区微治理”应用场景为例,按照市、区“美好家园”的建设要求,结合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工作需求,创建“小区画像”场景来全方位掌握小区状态。以小区为索引,接入人、房、企、事、物等基础数据以及社会数据,同时汇聚实时物联感知数据,通过数据的实时抓取、动态更新,并依照“美好家园”评价体系赋分,以此指导小区微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高管理效能。街道三方办主任孔连贞表示,“通过小区画像的建立,我们可以在平台界面上看到各个小区出入口不同时间段的人流、车流等情况,以此为依据,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设置车辆道闸等设备设施。”

  执行“一贯到底”

  “小河网驿”平台通过构建一体化调度中枢,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跨部门协同能力,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量化细化的闭环管理,努力打造有温度的数字治理。 

  以“公共管理”版块“街面治理”应用场景为例,系统对城市管理中最为常见的废弃垃圾乱堆、出店经营、游商经营、机动车违停等不规范行为实现有效识别,且准确率高达95%以上。“在智能识别的基础上,以店铺为索引,‘小河网驿’汇聚该店铺相关的智能发现事件、社区走访反馈、执法检查记录,通过平台自动评价赋分,形成“红黄绿”三色店铺画像,红色画像即可触发预警,街道平安办、消安办、公管办、小河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中队、派出所和小区物业将联合开展行政综合执法整治。”街道平安办主任俞翔介绍,“如此一来,事件处置效率提高了,街域治理更加有的放矢,我们就能更好地做到规定动作接得住、自选动作有创新。”

  推进七大攻坚项目 

  打造全域数智地

  “形势在变化、目标在迭代、工具在升级,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来没有变。”钟鸣表示,接下来街道将重点推进“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七大攻坚项目,主要包括典型应用、数据归集、App开发应用、统一地址库综合运用、“红茶议事会”2.0版本、物联感知网建设、运行体系建设等七类,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不断探索并优化基层智治,努力打造大运河畔的全域数智地,让更多人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来,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本版供稿 王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第06版:要闻·城事
   第07版: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
   第08版:专版
小河街道迭代升级“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
今日拱墅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04小河街道迭代升级“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