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样板
文晖街道:构建大运河畔“幸福生活圈”
文晖街道流水西苑航拍图
征求听取民意
晨晖乐园0-3岁婴幼儿托育中心
加装电梯交付仪式
小区“绿肺公园”
武林清风书屋
小朋友在改造好的公园里嬉戏
景观智能地埋式垃圾投放点

  一座城市的新气象,不仅体现在气派的高楼、美观的建筑,也弥散在温馨和乐的老小区、市井百业的旧街巷。 

  紧依京杭大运河畔的文晖街道流水西苑小区,借旧改春风,从空间、服务和文化入手,通过实施“10+X”改造内容,仅用180余天,就实现了这个单体超万人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出了3200多户居民的新生活,也唤起了居民对家园发自内心的关注,形成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治理理念和良好氛围。在近日公布的杭州市2020年度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最佳案例中,流水西苑小区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文晖街道在旧改中系统谋划,注重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服务功能,在已完成旧改的流水北苑、河西南38号院和流水西苑小区周边,同步打造了婴幼儿托育机构、睦邻微空间、老年食堂、运河党群驿站、武林清风书屋、艮山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它们打破小区界限,串珠成链,极大地方便了街区居民的生活。 

  千年大运河畔,“15分钟幸福生活圈”正在加速构建。文晖街道旧改既有速度也有温度,正在全力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样本。

  旧貌焕新 有机更新巧变身

  走进流水西苑小区,建筑立面焕然一新,通道开阔绿化丰富,原先挂在空中像蜘蛛网的弱电管线全部改走地下、破旧非机动车棚升级为智能充电车库、年久失修或不符合规范的“生活四小件”、破旧管道进行了统一更换…… 

  加装电梯后,住在流水苑47幢的杨金来,再也不用爬楼了。“在加装电梯交付那天,我们还给社区送了锦旗,用自编自演的本地小曲助兴,居民们难掩心中喜悦……”这座惠及49户居民的透明“观光电梯”挺立在住宅楼的墙外,外观时尚漂亮,与刚刚粉刷过的整个楼体风格和谐一致。“从此,我们这幢楼的居民回家,可实现一键直达。” 

  在新建的景观智能地埋式垃圾投放点旁,桶盖缓缓自动打开,居民汪阿姨不接触桶盖,就完成了垃圾投放:“没异味,无噪音,配上洗手台等,还蛮时尚的呢!”先进技术设施的引入有效解决了垃圾投放点等“邻避设施”的落地问题。 

  当然汪阿姨最满意的还是改造出来的杨神园、流水园等6个小区公园,梳理新增了6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和活动空间,重建了申明亭、旌善亭,老人们在绿藤长廊凉亭里聊天,享受春日暖阳,小孩在花丛间玩耍嬉戏,好不惬意。 

  流水西苑小区旧改坚持“保持旧的肌理,赋予新的功能,展现老的味道”,既注重城市形象的“面子”、更注重人居环境的“里子”,围绕“五变”,即:变窄为宽、变废为宝、变无为有、变旧为精、变甩手为帮手,打造出了“流西十景”,点亮了“流水人家、明理和乐”的未来社区场景。

  居民点单 人人都是“梦想改造家”

  做好旧改的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流水西苑旧改,通过“四问四权”征求和听取民意,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居民来决定,从以往的“政府送餐”变为“百姓点单”,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实现了方案共谋、建设共管、成效共评、成果共享。 

  流水苑52-54幢这三幢楼之间有两面连廊墙,临街店铺随意破墙开洞,十余年来墙面上新老孔洞有几十处,不仅影响美观,油烟噪音扰民问题让居民颇有怨言;结合旧改,街道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上门协调、联合执法,对洞孔和违章窗户进行“微整形”,彻底解决了陈年顽疾,居民们从写联名信变为主动送锦旗。 

  “他每天天不亮就在花园里锄草了,比上班还准时!”流水西苑35幢的邻居们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居民周金水每天泡在“绿肺公园”里,不仅主动认养,还自掏腰包花了2万多元,买了10余种名贵花草苗木和景观小品美化家园。但在旧改刚启动时,周金水却是带头反对者之一,几乎每天都挑旧改的刺儿。后来周金水发现小区里遍布头顶的“蜘蛛网”不见了,雨污分流、加装电梯,各家各户用了20多年的自来水管也全部更换了,他感觉这次“旧改”不是在做做样子,便主动参与了小公园的设计、建设,还认领了后续的管理。 

  流西旧改中还有一个现代版“六尺巷”故事。张官弄4号和6号楼之间的过道,原本只有80公分宽,卫生死角上又被搭了违建,导致两幢楼居民积怨多年。街道干部通过共商共议,“用好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办好群众实事”,以真情实意与环境改善赢得了人心和支持,最终两幢楼的居民握手言和,4号楼院墙“让地三尺”,使断头路变成了2米宽的小巷,“旧改传承明理风、让他三尺又何妨”一时传为佳话。

  资源共享 构建大运河畔“幸福生活圈”

  街道自2019年率先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试点以来,始终坚持系统推进、统筹谋划,特别是沿着大运河、上塘河一带,把多个沿岸老旧小区连片改造,从2019年的流水北苑,到2020年的河西南38号、流水西苑,今年即将启动流水东苑等,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布局公共设施配套、基础公共服务等,打造大运河畔“15分钟幸福生活圈”。 

  街道晨晖乐园0-3岁婴幼儿托育中心选址在流水北苑小区,跟流水西苑只有一路之隔,每天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中心以“政府引导、社会兴办”的模式,引进知名幼教品牌“绿城奇妙园”,满足辖区居民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 

  4月23日,街道启用了杭州市首家清廉书房并开展“品书会”活动,以廉政建设促党史学习教育。这是街道依托旧改,将一处18年棋牌室改造提升建成杭州书房(武林清风书屋),有藏书5300余册,并与喜马拉雅合作共同开发有声图书馆,为居民提供“有声+实体”阅读服务,成为运河畔一处集图书借阅、文化体验、智慧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休闲空间。 

  晨晖乐园、运河党群驿站、清风书屋、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和即将打造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邻里中心,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文晖辖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一条服务居民的“生活好街”将未来社区相关场景在文晖大地生动呈现。 

  下一步,文晖街道将结合今年重点实施的流水东苑小区等旧改项目,继续深化多元参与、整合资源,优化老旧小区配套及基础公共服务,借助物理空间改造提升打通群众心灵空间,让居民自治参与、协商议事、共建共治共享蔚然成风,共同打造千年大运河带上的“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为迎亚运会“美丽杭州”建设、为拱墅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贡献文晖力量。

  本版供稿 周晔 陈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第06版:要闻·城事
   第07版: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
   第08版:专版
文晖街道:构建大运河畔“幸福生活圈”
今日拱墅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07文晖街道:构建大运河畔“幸福生活圈”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