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俊威 通讯员 贾清扬)新拱墅完成区划优化调整已近一年,那些“划上句号”的事业单位,目前还在正常运行吗?相关注销工作是否已经完成?区委编办给出的回答是:已全部“封印”。
据了解,自区划优化调整以来,区委编办厘清底数、规范管理,既严格措施,又兼顾需求,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变更、注销前单位印章的最后一公里管理,为新拱墅开局工作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核准注销事业单位139家,同步收缴了法人证书,封存了单位印章,这些事业单位从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为确保事业单位‘封印’工作有序推进,我们认真核对各单位‘三定’、摸清底数,对需要变更、注销的事业单位一一告知,严格按规定时间、规定程序做好印章收缴和管理。”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副局长张伟介绍说,在收缴印章过程中,区委编办严格参照行业标准,专门制定印章管理规定制度,做好印章管理的制度、器具、程序“三统一”,确保单位上交印章入专柜、专盒保管。“目前,收集保管已注销印章48盒、960余枚,其中涉区划调整139枚;对每颗上交印章都确保有索引卡、有电子帐、有印鉴图、有一章一号的唯一身份认证。”张伟说。
针对部分单位在公章封存后,因工作实际提出的用章需求,区委编办认真研究、因事施策,在确保安全用章的前提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同时,针对已封存印章多涉及财务、经费等重要事项,区委编办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印章使用过渡期,准许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凭单位出具的印章使用申请和拟用印材料,经审核登记后,在管理人员监督下当场使用印章,用毕即时封存,确保轨道清晰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