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
一是提高站位,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宣传贯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化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深化五育融合,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扩优提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四是建强队伍,打造高素质教师铁军。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设教师队伍。突出尊师重教,聚力“四有教师”成长,建立健全梯级培养机制。五是技术赋能,创新现代化教育治理路径。加快推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据治理高效协同,推进教育领域精细化智慧管理。
区人力社保局
一是聚力服务科教人才一体贯通。积极融入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放大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聚才效应,加速高水平人才集聚。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实行重点人才工程申报专人包干,以更优环境吸引青年人才。二是聚力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加大重点群体分级分类精准帮扶力度,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任务,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智能化场景应用。三是聚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劳动矛盾纠纷风险基层化解机制建设。巩固推广一站式劳动纠纷调解模式成果,优化新业态等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站室,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区文广旅体局
一是全面推进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工程。发挥重大文旅项目牵引作用,推出多批次大运河文旅体潮店,争创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力丰富运河明珠城市研学,做亮大运河拱墅段“五街区十景观”,积极打造“音乐之城”和全国街舞者“向往地”,扮靓文艺赋美点位,着力推动顶级体育赛事落地。三是全效优化文旅体发展环境。做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10分钟健身圈,扎实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着力营造“放心运河游”安全和谐氛围。
区退役军人局
一是扛起使命、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助力强军兴军事业的政治责任。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退役军人工作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退役军人普遍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以更高的站位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以更强的担当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以更实的举措提升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抚优待等工作质量,以更大的力度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打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标志性成果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接续奋斗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一是坚持数字赋能,“一网统管”再精细。聚焦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一网统管”平台,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护单位主体责任,构建全覆盖巡查、全过程研判、全闭环处置的智慧化治理体系。二是狠抓队伍建设,执法改革再纵深。大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向普法惠企等更多场景拓展延伸,全面实施“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协同推进11个场景“监管一件事”,增强跨部门监管合力。三是聚焦百姓关切,为民服务再提速。深入推进二次供水、燃气安全、道路修缮等民生实事工程;以“绣花”功夫抓好环境品质长效管理工作,提升“五化”水平;重点推进大运河生态廊道建设、长浜河生态治理,抓好城市安全运行领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区民政局
一是高举旗帜全面贯彻落实。把全面对标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和省、市区委全会《实施意见》当作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奋力打造拱墅民生高地。二是锤炼作风夯实改革基础。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局内规范管理主题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提升业务能力、夯实工作基础。三是锚定目标描绘大运河幸福家园宜居图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围绕区委“1515”攻坚行动任务目标,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老有康养”“弱有众扶”专项和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再深化,慈善救助融合力度再加大,社会组织管理再提效,社会事务服务再精细。
区住建局
一是聚焦年度任务,全力做好攻坚。对照省、市、区各项年度任务,逐项梳理完成情况,倒排攻坚计划,确保大城北、路网、回迁安置等各项考核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树牢全生命周期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平台应用,完善住建审批事项“全码办”服务,理顺进展跟踪、项目调度、问题协调等工作机制,助力投资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三是围绕改革创新,打造标志性成果。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十大行动26项重点任务,探索实施自主更新项目,总结提炼浙工新村等案例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拱墅模式”。四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治理。进一步建强“一核多堡”组织体系,健全“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切实激发党组织力量,探索在信访化解、小区治理、根治欠薪、工地安全方面取得新成效。
区卫健局
一是持续优化健康环境建设。稳步推进4家省级医院项目、4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项目和4家“一老一小”融合示范项目,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资源网底。推动生育友好环境建设,深化医育结合,加大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二是加快形成健康改革品牌。加快形成具有拱墅特色的卫生健康行业标志性改革成果,
切实擦亮大运河幸福家园的健康底色。三是不断提升健康服务品质。加强全民全程健康管理,创新推出检后门诊、体重门诊等特色服务。深化“健康大脑”场景应用,提升“数智医疗”“智慧托育”“智慧公卫”服务能级。精准匹配健康服务需求,深入推进“医企携手、健康共建”项目,落实举措做好健康保障工作。
区应急管理局
一是强化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加快优秀站队培育。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精准落实针对性防控举措。三是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全力做好台汛期和局地强降雨应对,全面落实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四是推进全民安全素养提升,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普及应急安全常识、逃生自救知识。
区大运办
一是在统筹协调上实现牵头抓总。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用好区大运河文化带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机制,发挥牵头抓总、优势互补、释放能量作用,协调推进全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事项。二是在项目实施上把握落地效果。做好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项目、古运路提升改造的搬迁招引等收尾工作,实现古运路“大运美街”焕新亮相,做好街区一体化、大运河景区的后续指导工作。牵头做好大运河拱墅段标识导览系统的设计实施。三是在理论研究上重视成果转化。举办大运河阐释理论交流活动,探索大运河文化转化利用路径。用好《大运河速递》载体,积极提供参考决策,推动《三大历史街区一体化研究》等4个全新课题落地实施,为我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