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文晖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辖区面积5.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万,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上塘河、东新河、备塘河、南应加河、长浜河六河环绕。穿城而过的悠悠河水,滋养着人间烟火,沉淀了文化印记,共同展现一个环境优美、和谐共生的宜居宜游宜养文晖。近年来,文晖街道以聚力换新、与晖共美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构建大运河畔幸福文晖建设。
本版供稿 周晔
水清岸绿文晖画卷
文晖有水,运河古、上塘彩、备塘清皆有韵味,三韵融三河(东新河、长浜河、南应加河)岸清水绿皆通畅,共治共管共享创佳绩,文晖街道曾荣获2023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街道创新“治水管家”理念,整合完善快速应急攻坚队、数字城管保障队、养护单位长效管理服务队和第三方专业长效养护队“3+1”80人队伍力量,落实属地管理三级包干责任制,保障辖区水岸青绿。
街道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通过加强绿化规划、实施植树造林、提升绿地品质、强化养护管理等措施,有效增加辖区绿地面积,改善街道生态环境;同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污染源排查与整治、加强宣传引导与公众参与、完善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推动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层治理文晖样本
街道作为老城区、老小区、老年人较多的“三老”街区,以居民刚需为出发点,带动生活品质不断升级、生活环境不断焕新。今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被列为市区两级民生实事,截至目前,文晖街道已完成加装电梯88台,其中在建11台,此外,金都华庭小区6部电梯完成换新,接下来还有158台需要施工。下一步,文晖街道将倾听群众呼声,用心用情用力把电梯加装这件“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自今年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以来,文晖街道老五里塘苑小区,在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功能完善的基础下,立足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发挥好社区、小区管家、督导员、居民等多方主体作用,综合治理提质升效,化居民被动为主动,推进垃圾分类治理走深走实,进一步巩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成果。
街道积极响应居民需求,全力推进宁静小区创建工作。以胜利社区新德佳苑小区为试点,通过加强噪声源头管控、优化小区环境布局、开展噪声治理宣传、建立噪声投诉处理机制、组建“静博士”宁静志愿者队伍等措施,有效降低小区噪声污染,同时在试点的基础上还进行“个性化定制”,创新“街道+执法部门+社区”和“社区、业委会、物业”“双三方”协调治理模式,联合执法部门指导社区处置噪声纠纷。
焕新宜居文晖品质
街道以“运河传承、流水乐居”为主题,将“流水系”小区连续三年旧改最佳案例作为蓝本,围绕党建智治与“一老一小一残”公共服务为核心,发挥无缝衔接运河的优势,点亮城市文化的“运河名片”,让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传承千年运河的“共富文脉”。街道将找准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目标,在成功创建流水苑市级未来社区的基础上,迭代升级省级未来社区建设,通过三化九场景植入,提升整体生活环境,加入数字运维手段,打造了沿运河综合民生带,建成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金晖福苑”,引进家门口的托育中心“绿城奇妙园”,改建全省首家“有声+实体”城市书房,打造省级首批五星残疾人之家“星晖E家”,腾挪1500方邻里活动空间“大运河幸福家园”,实现了群众向往、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可拓展流水运河花园社区,激活了“运河沿岸幸福生活圈”。
街道积极响应国家旧改政策,针对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全面开展了改造工作。通过摸排规划、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美化及居民参与等多措并举,有效改善了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文晖街道2023年完成德胜路177号、建国北路785号、流水东苑25幢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京都苑社区、文晖里21、22号旧改开工,和平小区预计明年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