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贯穿古今。拱墅,因河而名、因河而兴。流淌千年的运河水孕育了拱墅这颗熠熠生辉的运河明珠,也滋养出了沿岸瑰丽秀美的文化之花。
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拱墅既续写着运河文化源远流长的基因密码,又迸发着革故鼎新的澎湃动能……回顾2024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杭州市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探索攀登十大行动和区委“1515”攻坚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勇攀运河文化新高峰”十大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创出了新亮点,为拱墅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强化思想引领 理论武装扎实有效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过去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拱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入实施理论铸魂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精心组织“大运河学堂”数字、时尚、明珠三大主题讲坛,邀请高翔、高铭、骆建军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16次,开展交流研讨8次。
创新推进理论溯源工程。编印《理论前沿》期刊12期,理论宣讲文章《共赴一场“流动的盛宴”》在《浙江日报》理论周刊“学习有理”专栏刊发。成立拱墅社科智库,吸纳29名专家学者。杭州城市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拱墅。《社交融媒语境下大运河(杭州段)文旅融合网络传播策略》等4篇课题获市社科联2024年度课题立项。
扎实开展理论走心工程。举行“运河之声”优秀青年宣讲员评选赛,选送选手参加全省“之江潮声”开放麦主题宣讲活动。创新“运河之声”理论宣讲导师库、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等机制,发布“运河之声·青年说”系列视频20个,获评杭州网络正能量优秀作品。全年“运河之声”线上线下理论宣讲活动受众近7万人次。
紧扣中心大局 正面宣传越唱越响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扎实推进“1515”攻坚行动,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拱墅高质量发展故事,唱响正能量主旋律,不断提升拱墅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头版头条”再创新高。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武林商圈等宣传重点,邀请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拱墅,强势开启“头版头条模式”。全年,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共计刊发拱墅新闻5600余条,其中人民日报46篇(头版3篇),央视新闻联播8篇,浙江日报215篇(头版38篇)。拱墅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主题多次登上《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
融媒传播“多条破亿”。“如此拱墅等你赴约”“我的拱墅我的家”等新闻专题篇均阅读量超2万;《十八道风味》《大武林环游记》等短视频栏目实现指数级传播。武林路短视频获评全省新闻奖三等奖,拱宸桥街道微融媒体获评全市优秀微融媒体案例。AI纪录片《千分之十》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短视频《运河的年轮》《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正式开园》等多条报道全网流量破亿。“国之大运非凡十年”“运河之声青年说”等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全年产生同城热搜榜13个。
国际传播“火热出圈”。海外账号浏览量超150万人次,获全省海外社交平台建设优秀账号。“新马可波罗”打卡拱墅游记、“运河之上”系列中英短视频获中央省、市媒体推广。新增“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等18位“重量级”海内外大咖和组织机构粉丝,开展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活动10余次。
聚力文明实践 “拱墅优礼”迭代出新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鲜明底色,彰显着城市的内在气质。
过去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为运河文化和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时代活力,文明之花在运河两岸绚丽绽放。
文明培育金名片不断擦亮。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培育涌现“全国文明单位”1家、“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国文明家庭”1户、“浙江省文明单位”10家、“浙江省文明家庭”1户、浙江好人2人以及杭州好人7人等一批道德先进典型。提升30余家辖区各级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在潜移默化中树新风、育新人。
文明实践矩阵深化拓展。圆满承办2024“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启动仪式,“浙江有礼·拱墅优礼”作为全国唯一市区作典型案例发布;大运河文明实践街区等5例入选首批杭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培育红茶议事会·邻里议项目获评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铜奖。承办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等省市级量级活动。首创“运河六有”文明实践场景,率先打造全域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
城市文明提升走深走实。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估各项工作。培育打造市级文明养犬示范点、“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文明出行倡议等文明好习惯品牌。《打造大运河幸福家园,以幸福底色描绘高品质生活画卷》入选浙江省全域文明创建典型案例。聚焦数字赋能传播度,首创发布“AI文明数智人”,主动讲好“精神共富”大运河故事,浏览转发量破万。
文化特派员出圈出彩。积极构建“文化特派员”四级管理体系,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文化惠民服务230余场次,“浙江省文化特派员之家”、杭州城市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拱墅祥符老街。全市首推拱墅区“文化特派员日志”系列短视频,省濒危非遗“灶画”民俗、“非遗浙派古筝”等高质量文化精品项目亮点爆款频出,全网传播量超百万次。
勇攀文化高峰 大运河文化越擦越亮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于2006年视察拱墅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打造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为拱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多年来,拱墅始终牢记殷殷嘱托,高质量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水平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擦亮“运河明珠”金名片。
项目攻坚卓有成效。紧扣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主题,扎实推进“1515”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行动,12项任务提前完成,拱墅区“大运河南大门”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配合推进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运河生态廊道等重大项目,大运河杭钢公园成为人气打卡点。大运河书法公园完成改造提升,成为人气打卡点。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焕新提升,先后荣获2024缪斯国际设计金奖、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优秀展示奖、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馆校共建示范点、杭州市“追随总书记的脚步”精品现场教学点等荣誉。2024年接待人次123.5万,同比增长73%。西泠·武林美术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全面实现产业化运营的“美术馆+”文化产业综合体。
文化惠民走深走实。实施桥西、小河、大兜路三大历史街区及周边“微改造、微循环”工程,推动历史、商业与演艺街区深度融合。聚力文艺精品创作,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获评第33届浙江电视牡丹奖优秀剧集作品奖;大型话剧《北上》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舞剧《一扇百年》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文艺化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积极推进“街边小剧场”建设,成立“古运河·新上塘”驻地影像工作坊。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承办“京杭对话”活动,举办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暨大运河文学精品创作活动。承办国家级大型文化赛事“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活动,选送作品《孤山行旅》以总评分第一摘取“荷花奖”。西泠·武林美术馆精彩开馆,成功举办“艺墅运河”美术书法摄影展。组织“新年走大运”活动,实现“全线贯通、南北互动、全民打卡、央媒直播”等新特色。
助力经济复苏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大运河拱墅段是大运河杭州段中古迹保存最完整、底蕴最深厚、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古老的大运河不仅为拱墅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也为文化产业发展厚植了肥沃土壤。
如今的拱墅大地,历史文化与数字产业交融共生,文化兴盛与产业壮大同频共振。
市场主体培优扶强。全区现有规上文化企业256家,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874.2亿元,同比增长2.9%,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台《2024年拱墅区高水平打造数字新城八大政策包》等相关政策,累计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兑现扶持资金1225余万元。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入选“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景唐影视传媒、摹形科技、金色土壤等文化企业正式落户拱墅。
产业平台发展壮大。按期推进LOFT49二期、乐富创意中心二期等4个市级大运河文化产业带重点项目。西泠印社集团、乐富智汇园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王星记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市唯一。新挂牌武林921数字文化产业园、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等3家区级园区和1家区级街区。积极抢抓电竞发展机遇,引进8支俱乐部、2家赛事运营商。
产业环境优化提升。举办2024拱墅“十大文创新势力”活动,挖掘出麒麟共创等10家优质企业。溪塔科技等8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杭州文创青云榜。圆满完成杭州市文博会拱墅展馆、中国国际动漫节相关任务。2家数字影视企业参展第28届香港国际影视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亮相第88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览会。
文旅融合有新作为。成功引进玉之兰、兰誉川等高端餐饮店。培育海外海百纳酒店、之江饭店、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等5个“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打造运河水陆观光环线,“运河畅游一日通”涵盖武林门、香积寺、小河公园、拱宸桥4大码头,自2024年9月试运营以来,客流超11.2万。
全面加强领导 人才队伍方阵壮大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
过去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作风建设、强化队伍建设,着力锻造拱墅宣传思想队伍铁军。
从严治党走向深入。全面加强宣传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强化清廉单元建设,深化“清廉拱墅”宣传。扎实开展宣传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切实增强了宣传干部队伍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人才工作协同发力。借助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平台,持续推出400余篇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才宣传报道。1人成功申报2024年省级宣传思想文化人才;3人获杭州市第十四届青年文艺人才。深化宣传统战工作联席共建机制,加大对宣传战线民主党派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
队伍生态不断优化。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搭建好干部展示平台,组织举办两期“阅见未来 与你分享”交流会,激发年轻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抓好机关支部建设,开展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亚运会博物馆教育基地等党员活动,全面落实宣传系统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超180小时。
岁月如歌,时光似诗,以温情之笔,书写壮丽的诗篇。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实干争先、笃行不怠,扎实推进文旅融合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擦亮大运河标识形象、赋能提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运河文旅推介、推动文化惠民共享、释放赛演市场活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拱墅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