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让社会力量“进得来”
在拱宸桥附近,有一支专业巡逻队天天准时出现,他们携带着安保工具,一边巡逻,一边关注广场及周边的情况,给附近居民带来满满的安全感。这是由拱宸桥派出所派驻的保安力量,“我们队共有10人,每次出巡6人一组,沿着金华路向运河广场方向巡逻,这样一圈大概一个半小时。”广场巡逻队的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拱宸桥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每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增配保安116人,建立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配齐专职网格员队伍33人和专职平安巡防队伍158人,有力维护拱宸桥核心区的和谐稳定。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有偿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可以更好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截至目前,拱宸桥辖区的专职平安巡防队伍已承接运河文化广场安保工作80余场次,排查上报公共安全隐患152起,处理治安警情607起,扒窃案件下降53%。
此外,把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纳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指导目录,灵活运用政府采购、公益创投、直接委托三种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能有效推动社会力量供给与政府需求紧密对接,将更多社会力量引入基层平安建设。
不仅是治安巡逻方面,目前,拱宸桥街道的政府购买内容已经涵盖医疗、养老、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其它公共领域。
比如,巾帼西丽、元墅养老等4家社会组织为辖区4900余名孤寡、空巢老人,累计服务约2.9万余小时,其中巾帼西丽的5名员工两年来坚持照顾蚕花园郑奶奶,风雨无阻为她送饭,已成为同行之间的榜样;乐漫土创意工作室帮助永庆路社区工疗站23名精残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并解决17名残疾人就业问题,让他们重拾生活微光……当众多社会组织纷纷“走进来”,小杠杆撬起了社会治理的大力量。
2 倡导共建共享共赢 让社会力量“待得住”
为响应“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拱宸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发展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各显其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运河广场南戏楼的“民星大舞台”,每周末均有综合型演出或越剧专场表演,每个月固定主题党日还开展“拱宸先锋行”公益演出,多年来已表演超过200场活动。他们中有专业歌舞团“送戏进社区”,更多的则是辖区业余团队,一股来自民间的有生力量。“数十支群众文体团队在为居民带来免费演出的同时,民星大舞台也是他们与区外团队交流展示的平台。”街道文化站负责人说,“上个月就上演了一整台的《梁祝》,是由我们辖区的草根之星夕阳红越剧团自发排演的,收获了票友们的一致好评。”
社会组织也不缺乏这样的“舞台”。落户于桥弄街139号的“宸益阁”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便是挖掘和培育社会组织,并为优秀社会组织项目牵线搭桥的资源共享平台。该中心由街道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倡导“你做公益我跑腿”的理念,让其他社会组织共享服务项目、硬件设施、技术服务以及人才建设等。截至目前,宸益阁已注册登记、备案社会组织199家,其中新增基层(平安)治理类社会组织22家,基层枢纽型社会组织3家。
自中心成立以来,已运用专家授课、公益沙龙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网格治理、生产安全和心理服务等培训22场,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感谢宸益阁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也帮助我们社会组织解决有好的项目却无法实施落地的困境。”社会组织安心学堂的章老师这样说。
今年6月,街道还成立了全区首家社会组织“红色孵化器”——“宸益阁”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机制,以“社会组织+党建”模式,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工作能力双提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在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3 实施项目化监管让社会力量“扎得牢”
引进培育基层治理类社会组织,不仅要把社会组织培育起来、发展起来,更要用好社会组织这个“好助手”,让其参与到街道重点工作中来,为辖区平安建设“添砖加瓦”。
家住九龙仓玺悦公寓的李女士,最近在社区参加了“收集小确幸”心理沙龙,便是来自拱宸桥街道基层治理攻坚行动所设的“心理服务普惠万家”项目。据悉,街道与沈宣元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已在全区率先推出心理社工驻点模式。按照合作内容,工作室每周选派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桥西之家”开展驻点服务,定期组织心理沙龙活动,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为确保工作实效,街道还对社会力量参与的重点项目,实施项目化监管,定期开展项目评估,监督项目完成进度,以符合政府导向、创新程度、社会效益等为主要内容,检验项目成果。
在桥西之家启动运营一年之际,针对新入驻的两家社会组织贝贝学堂、文澜书苑,街道就组织了一场打分测评活动,从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绩效等几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全面对照检查。在测评过程中,邀请到“运河大妈、拱宸大伯”志愿者联合会、心巢公益、健康社区等社会组织一起来参与打分,让这些社会组织可以把吸收到的运营经验应用到“初心”志愿者驿站、桥西之家阳光老人家、心巢文澜大学等重点平安建设阵地的管理运行中去。
通过项目化的管理,辖区拱宸书院、袜叔婚介公共驿站、地书协会等社会组织也被调动了积极性,主动参与并提供涉及阅读、休闲、养生多样化服务,形成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平安建设局面。
“让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基层治理和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得到更多助力,可以满足居民们多样服务的需求。”据悉,接下来街道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及培育力度,推动辖区社会力量全面、深入地参与基层治理。
本版供稿 徐晗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