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康运社区康盛苑小区是2015回迁的混合型安置房小区,住户多管理难,4年间,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因为服务始终跟不上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品质要求,小区公共设施设备失修、车辆乱放﹑安全隐患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业主有情绪,物业费收缴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时任社区书记姚伟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9年3月,经过3个月的筹备,康盛苑小区成立社区托管自治物业服务队,进行整改。
所谓社区托管的自治物业服务队,即小区业委会通过选聘等环节成立一支约60人的物业服务队。该物业服务队除了接受业委会、监委会管理和监督外,还委托社区统筹领导。社区成立由社区支部书记为组长,驻小区联络员为副组长,各小区业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物业主任为组员的社区级物业协同管理领导小组;康盛苑小区成立由业委会主任为组长,监委会主任、物业主任为副组长,业委会副主任、社区班子委员、保安主管、保洁主管、工程主管为组员的物业协同管理工作小组;同时规定,邀请楼道长、业主、经合社人员、物业专家等多方代表共同参加“两级”议事,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小区 大事不出社区”民主自治。
“激发物业服务队工作热情,除了社区加强领导和管理,最关键的还要有激励机制。”社区副书记、康盛苑小区联络人倪振华表示,早在服务队成立之初,社区在提高物业工作人员待遇、实行绩效奖金、服务表现排名、评选服务之星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就拿小区保安来说,每月工资比前期物业增加1000多元,服务表现排名还关系到年终奖金多少,工作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此外,社区在财务监管、财务公开、安全生产、物品采购管理、员工考评、岗位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完备的规定,并以书面形式确立下来。
“车辆停放规范有序,进出不拥堵!”“卫生好了,环境美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居民看着自己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点赞声不断,参与度大大提升。截止目前,社区托管物业以来,康盛苑小区已完成智慧安防人脸识别系统安装、消防和电梯设施设备更新、人车分流、非机动车上改下、楼道和地下室堆积物清理等工程,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社区还计划开展康盛苑、康泽苑、康锦苑3个小区之间“错位互查”机制,在小区与小区之间也开展“比一比 赛一赛”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小区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