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梦诗三悦 通讯员 朱颜 杜青 徐晗翎 张行宇 郑颖玲
西塘河上赛龙舟
传统节日遇上古运河,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6月5日,2019京杭大运河龙舟争霸赛暨杭州市宣文卫体系统职工龙舟邀请赛在古运河的支流——西塘河上举行。
大赛现场,鼓声阵阵,呐喊声和加油声一阵高过一阵,500米的河道上,选手们挥汗如雨,龙舟奋楫争先,让古运河焕发生机。
据悉,本次大赛由杭州市宣文卫工会、杭州市船艇运动协会联合主办,和睦街道办事处、杭州水尚皮划艇运动俱乐部共同承办。赛事共计吸引了来自杭州范围内各单位共15支龙舟队伍参加。经过一上午的激烈角逐,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的龙舟队摘得了桂冠,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和杭州市体育发展集团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近年来,运河碧波荡漾,水质越来越好,端午节更是迎来了体验水上运动的“小高峰”。杭州市船舶运动协会秘书长徐水强表示,在西塘河上开展大型的龙舟竞赛,既是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亦是深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是对运河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致敬。
邻里守望话团圆
6月5日,端午前夕,大关街道香积社区馨心家园里热闹非凡,几十位八丈井农居点的拆迁居民相聚在一起,举办了一场“拆迁居民‘回娘家’,七彩平安‘永传承’”为主题的端午活动,共话乡情。
活动现场,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包粽子,每个包粽子区域都围满了人,一双双灵巧的手把对生活的热爱全都包进了甜甜的粽子里,大家说说近况,畅想未来回迁相聚的日子。另一边是做香袋、画彩蛋和做七彩“平安绳”,别看小小的一段彩线,在居民阿姨的手中,不出三、五分钟就变成了方型、菱形、金刚结等花样百出的手链。编好后,老人把绳结戴在孩子的手上、脖子上驱灾辟邪。
据悉,香积社区是上世纪90年代撤村建居的老小区,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八丈井村民,以及杭钢宿舍、新华医院宿舍的居民。自2017年城中村改造以来,近500户居民在外过渡,其中有70%的居民选择原址回迁。正是因为这一份不变的邻里情,使得这些散落在各地过渡的居民们仍然选择“回娘家”过节。
国际友人品民俗
5月31日端午节前夕,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拱墅园区)举办了“外国专家看杭州·非遗专场”活动,邀请30余位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观武术表演、品非遗韵味、同包粽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中华武术的一招一式、变化万千让现场外国专家及国际友人叹为观止;书法表演与天竺筷非遗展示,让外国嘉宾十分着迷。
接下来,武术体验与包粽子的环节,让受邀嘉宾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看我的武术表演怎么样?我要回去教会我的朋友们。”来自乌克兰的凯风现场拜师学艺,一招一式都比划得很到位。“中国的粽子太好吃了,我就喜欢这样的清香味道,不过自己包粽子确实挺困难的。”来自德国的丽萨很用心地学习如何包粽子,这样以后就可以做给自己的家人吃。“来杭州这么多年,今天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越来越爱杭州,也越来越爱拱墅。”来自厄瓜多尔的米格尔就在外创园工作,他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
活动后,不少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纷纷表示自己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找到了归属感,期待以后能够定期举办。
志愿服务暖人心
端午节临近,为了让老人也能够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近日,小河街道携手辖区志愿服务队及社会爱心人士共同走进小河“阳光老人家”等地,开展“温暖小河,粽香端午”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提前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端午节。
一大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带着糯米、粽叶、红枣等来到了小河“阳光老人家”,和老人们围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拉家常,现场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在这里的奶奶们粽子包得特别漂亮,引起在场人员的一片赞叹声。同时,几十位应邀赶来的文艺骨干为老人献上了精彩的节目。不一会,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欣赏着节目,直言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特别组织网格员和爱心人士为未能到场的孤寡困难老人送去了粽子、香囊等节日礼物,让他们感受到了热情关怀。
接下来,小河湖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为老人提供为期一周的免费义诊服务;大浒路社区将面向辖区老人开展防电信诈骗等志愿宣讲活动;董家新村社区会在三宝公园为老人送上华服展示等公益演出;小河直街将开展放河灯祈福活动,努力营造家的温暖,借助传统节日,倡导陪伴老人,为老人带去温暖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