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冰 通讯员 林红
唤醒内心美好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孩子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孩子”一直是刘志华追求的教育梦想。多年以来,刘志华一直潜心研究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并为此创作了30余首合唱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刘志华致力于开发拓展性课程《鼓圈》,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她发动全校师生进行音乐艺术环境的创设,共同打造“转角遇见美、乐器DIY功能区、钢琴花园”等能让学生自主体验的艺术乐园,让学生随处可以体验到童趣化、开放性、触摸型、浸润式的艺术氛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她的学生终于站到了世界合唱节、省市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的领奖台,并被邀请出访德国、日本等国际性的合唱交流活动。其中《鸦鹊拌歌》《龙泉民谣》等歌曲荣获第六届世界合唱节金奖、省艺术节一等奖,并在浙江省艺术节中被六所学校传唱和演绎。
有学生这样说:“音乐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我们的音乐老师刘老师让我们学会了享受音乐。”还有学生这样评价:“我为刘老师这种爱音乐犹如爱生活的精神感到敬佩!”
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儿坚守教育初心
2013年,刘志华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深受同行的尊敬。她的课堂艺术,经常让听课的老师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为之倾倒。一位慈溪的老师在听了她的课后给她写信道:“刘老师,听了您的音乐课,我深刻地体会到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而作为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儿,刘志华内心坚守着反哺农村教育的情怀。她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浙江省教研室“携手行动,教研下乡”活动、“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活动。每次送教之后,都会有一些老师与她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各种方式寻求刘志华对他们在教学上的帮助。
至今,刘志华的手机短信里还会经常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音乐同仁向她请教问题,而每次她都悉心回答和指导。在她支教的那段时间,有孩子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的刘老师现在不在我们学校了,但是她教我们学音乐的场景时常出现在眼前……她常常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
尊重个性发展做一名幸福的引路人
2019年1月,刘志华开始担任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作为一名音乐特级教师,她与大关小学的艺术底蕴格外契合,并继续在有温度的走心教育上迈进,精心培育学校文化品牌。这期间,大关小学举办、协办“沪浙港澳台”创意美术论坛、“未来,我也是钢琴家”钢琴节等各项活动,持续打响大关小学名片;并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室”,赋予教师们更多锻炼的机会,打造强力的教师队伍……
既是校长又是一线教师,刘志华认为这是种幸福。“如果哪天让我只当校长不教书,我肯定不愿意。”她坦言,“我就是为三尺讲台而生的,没有什么会比站在讲台上更让我幸福!”
在大关小学,刘志华发挥“细腻”特长,渗透关怀,与师生共同助力学校新百年发展。她关注细节,例如门帘、雨棚、厕纸的增加等,通过环境,给予学生有温度又方便的学习环境;她利用各项活动,践行美善教育,比如植树节、我和我的祖国、党团队共建、9067本书籍的捐赠、美善与我同行、班歌大赛等,用爱为大关学子添上一抹亮色。
“很庆幸能够与大关相遇,大关小学早就和我息息相关,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让大关小学变得更好。”刘志华说,半年来,她与大关小学的师生们手拉手、心连心,用智慧和活力,创造了欣喜也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确幸”,这是一个值得让她为之付出、奋斗的家。“我将继续带领着老师们一起奔向我们既定的目标和方向,争当一名幸福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