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入保险“新鲜血液”参与电梯安全基层治理
我区首创的电梯“养老”综合保险“站上”国家级领奖台

  本报讯(记者 王苑阳 通讯员 盛史超)12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工商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市场监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学界近300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如何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更好地推动社会共治。大会发布了政府类社会共治优秀案例10个、企业类社会共治优秀案例 10个、政府类社会共治提名案例 20个。其中,我区“首创电梯‘养老’综合保险 纾解老旧电梯安全监管困境”荣获政府类社会共治优秀案例。

  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老旧电梯的问题频发,电梯安全问题成了基层治理新焦点和政府关注的“关键小事”。记者从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我区电梯总量和老旧电梯数量大幅上升,电梯两年内增加了近三成,在用电梯突破9000台,其中,梯龄十年以上电梯已超2400台,2020年将突破2500台。在推出电梯“养老”综合保险之前,电梯维保乱象监管难、使用管理规范难、大修费用落实难等系列问题一直是我区基层治理的一根难啃“硬骨头”。

  近年来,我区在全市首推居民、街道、社区、物业、维保企业、监管部门、应急处置中心、检验机构“八位一体”的电梯安全联动机制,将“三类”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大修改造列入民生实事工程,全市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维保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电梯安全监管困境,但政府包揽式管理“投入多、受益面小”的情况非常明显。

  为从根本上解决老旧电梯这一治理“痛点”,2017年9月我区首创电梯养老综合保险,引入保险机制,推动电梯安全管理从单一化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从原先的包揽式管理中“退半步”,引入保险的“新鲜血液”参与电梯安全基层治理。保险公司参与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维保质量监督考核,对故障维修查勘定损,按协议履行理赔义务。维保单位接受保险公司的监管考核,倒逼自身服务提升,形成“优者生存”的市场生态。小区居委会、物业、业主依托自身责任义务,主动把电梯后期大修支出转化为日常保费,组建小区电梯安全志愿者队伍,实现参保共商、义务共担。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2716台电梯参保,全区电梯故障率多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参保电梯故障率下降20%以上,在全市电梯故障高发榜上的小区全部实现摘帽。在2018年11月召开的全国电梯改革监管座谈会和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特种设备监察工作会议上,拱墅区政府和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分别作了经验交流介绍。国家、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发文推广该模式,同时获市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10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运河沿岸名区·和谐安定幸福之区
   第04版:运河沿岸名区·文化引领
导 读
我区入选国家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创建项目点
明年三方协同治理将全面走进60余个老旧小区
我区首创的电梯“养老”综合保险“站上”国家级领奖台
邵逸夫医院大运河分院开工在即
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0年1月18日召开
全力以赴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
胜利河美食街正式启动提升改造百米网红天幕蓄势待发
报头
今日拱墅一版要闻01我区首创的电梯“养老”综合保险“站上”国家级领奖台 2019-12-17 2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