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媒聚焦 为我区智慧养老和文化建设工作点赞
5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用6分39秒时长介绍我区活化利用老厂房“让文物活起来”的做法。央视镜头聚焦大运河畔的博物馆群落,对一众国字号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馆内开展的活动进行报道,带观众领略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皮雕、竹编等传统文化魅力。

  5月18日,《人民日报》7版要闻版点赞我区发展智慧养老行业,既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更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原文节选如下:

  互联网养老护理员高冬雪:手机接单,上门服务

  “小吕,送餐敲门时不要太急促,记得帮老人把餐分好。”在拱墅区上塘街道,95后养老护理员高冬雪正在指导实习生吕博才上门送餐,“这是小吕第一次上门服务,凡有新人我都要跟随一起,可以随时提供指导。”高冬雪告诉记者。

  高冬雪口中的上门送餐,来自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公司开发的“藤叶护居家养老”小程序。公司总经理罗丹介绍,公司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只需在小程序上下单,养老护理员就能提供上门服务。

  高冬雪就是这样一名互联网养老护理员。去年9月,朗诗常青藤与拱墅联合成立朗诗常青藤上塘“阳光老人家”,高冬雪经过前期培训与实习后,被公司选派到上塘合作点,成了这里的养老护理员。

  “我们这里有全托、日托等养老服务。我们的职责就是照顾好老人,还会为他们安排手工、读报等休闲活动,多陪老人家聊聊天。”高冬雪说。去年底,高冬雪的工作范围扩展到周边社区。虽然工作量增加,但她觉得这样的方式能让养老服务的触手伸得更远,惠及更多老年人。“ 前段时间我们接到医院陪护的服务订单。老人家因为住院找不到人陪护,家属就在(下转3版)  (紧接1版)小程序尝试下单。我们的服务得到了认可,现在有啥需求都会下单联络。”

  高冬雪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线上服务主要集中在送餐、上门助浴等方面,未来打算拓展更多服务内容。工作至今,她说颇有收获感,“进入行业后发现,其实老人更需要心灵上的沟通。我的职责,就是贴心服务和用心交流,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其实,像上塘“阳光老人家”这样的服务点目前在拱墅已有52处,已成功带动189人就业。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雯琦向记者介绍,拱墅作为杭州“互联网+养老”试点城区,依托养老服务系统“阳光大管家”平台,率先在全市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打造全域“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要闻·城事
   第05版:运河沿岸名区·决战北部
   第06版:运河沿岸名区·和谐安定幸福之区
   第08版:运河沿岸名区·江南水乡秀美之区
   第09版:战疫情 促发展
   第10版:夯实基层基础 赛出铁军风采
   第11版:来运河拱墅 得人生好运
   第12版:全力打赢经济工作“争先创优、补短增效”攻坚战
拱墅按下大城北崛起“快进键”
严定“节支目标”拱墅出台“过紧日子”10条意见
区领导参加“军事日”活动
发挥改革赋能作用 为战疫情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抓任务完成创特色亮点 推动法治拱墅建设走在前列
区政协召开五届三十八次主席会议
勇于牵头协同 甘于平安兜底
拱墅MEI综合评价名列全省第五
央媒聚焦 为我区智慧养老和文化建设工作点赞
报头
今日拱墅一版要闻01央媒聚焦 为我区智慧养老和文化建设工作点赞 2020-05-22 2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