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垃圾房重磅再升级
智慧化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东新关小区,通过升级原有的“花房”垃圾房,引入章鱼资源回收机,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成功入选此次省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小区垃圾房的打造。一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浙江新闻点赞过的“花房”垃圾房。绿色外墙的垃圾房两侧挂满了花卉盆栽,由于是非投放时间,垃圾房前拉上了禁止投放垃圾的红色横幅,垃圾房前的空地,时不时会有孩童在嬉戏。
“这里虽然是垃圾房,但一点都闻不到臭味,周围植物也多。”住户汪女士早上一般会带着孙子来这里丢垃圾,有时候碰到邻居就会站在这里聊会儿天。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祛除垃圾房的异味,社区不仅在垃圾房的外墙放上了植物盆栽,还在房内安装了一台臭氧发生器除味。
在去年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时,翠玉社区对原来的“花房”垃圾房进行了改造升级。垃圾房新增了太阳能自动浇灌绿植、电子显示屏宣传、垃圾投放量自主监测、紫外线消毒、感应智能照明等功能。此外,垃圾房内的4个垃圾箱上都装了智能识别器,住户只有刷实名卡或微信二维码名片,才能打开垃圾箱。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东新关小区日均产生18桶以上生活垃圾,现在基本上控制在13桶以下。
去年,社区又引入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章鱼回收机,放置在“花房”垃圾房边上,这样可回收物和生活垃圾只需要跑一趟就可以处理完。经过一年多的入驻使用,章鱼回收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曾经堆放在楼道内的废纸箱不见了,小区资源桶边没扔进去的饮料瓶也不见了。自章鱼回收柜投入以来,社区累计分类垃圾1200余公斤,户均垃圾减量达1.3公斤。
“章鱼回收机无论从资源分类管理还是对市民宣传倡导方面,都把工作落到了实处、走到了前面,让大家切身实地参与到资源分类工作中,帮助社区完善了资源分类工作。”翠玉社区主任戴震寰表示。
卫生死角变身休闲长廊
“集翠源”品牌深入人心
除了东新关小区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外,翠玉社区的德胜新村南小区10年前就成了全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2018年更是入选为全省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小区打造了融合室内、室外的“集翠源”垃圾分类宣传阵地,包括“绿化有机步道”“集翠源”垃圾分类宣讲室以及“智能花房垃圾房”。
“绿化有机步道”是其重点打造的新型宣传阵地,地点位于小区3幢南面,这是条约50米的长廊,地面铺上了黑白鹅卵石,两侧还种着花卉和绿植。“这些绿植都是居民种的,大家报名认领,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小区老年居民较多,这个鹅卵石道路是给老年人按摩脚底用的。”戴震寰说。
去年,社区将这块区域打通,把原先卫生死角建造成一条开放的休闲长廊。接下来,社区还将在长廊两边做一些墙绘,画上一些和垃圾分类相关的漫画,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据悉,这条“绿化有机步道”集健身路径和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功能于一身,步道内引进易腐垃圾转化有机肥机器,利用再生资源技术,将易腐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和资源再利用,形成从“垃圾分类”走向“垃圾零废弃”的环保道路。
在宣传阵地建设上,社区早在2018年就打造了“集翠源”垃圾分类宣讲室。每年暑假期间,社区会组织小朋友开展“垃圾分类拼拼乐”“废旧资源再利用”等一系列关于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热情参与其中。平时喝完的可乐瓶、废旧的餐盘、纸板……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制作成了惟妙惟肖的机器人、可爱的玩具巴士、造型奇特的花瓶。社区把小朋友用废弃物制作成的“工艺品”摆放在“集翠源”里供居民观赏,倡议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旧物循环的行动中来。通过这些年的积极运作,“集翠源”垃圾分类品牌赢得了居民口碑,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垃圾分类工作举措
鼓励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实行垃圾分类,这些年,翠玉社区花了不少心思。
去年12月,社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打卡赛。居民报名后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照片,活动结束后,社区为每日坚持打卡的居民都准备了一份精美小礼品。“一开始觉得打卡有点麻烦,后来看到很多人都在上传照片,有了一种相互监督和比赛的氛围,大家玩得也都挺开心的。”居民孙阿姨说。这次打卡赛共吸引居民200余人参与其中,打卡成功居民占比达40%以上,朋友圈转发量超5000余次。
打卡赛这种新颖的宣传形式助力小区内形成了垃圾分类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居民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平时,为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社区也会根据其参与的时长发放洗手液、纸巾等生活用品进行奖励。社区还开创了实名垃圾袋的方法,每月定时给每户发放贴有房号的垃圾袋,专门用来存放易腐垃圾。与此同时,社区还设立了垃圾分类红黑榜,分别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住户以及不配合的住户进行公示。
近年来,通过社区不同形式管理措施的实施,大部分居民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日前,翠玉社区还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小区内设置以热心居民为主的4支垃圾分类小队,共计150余人。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通过“集翠源”睦邻小区幸福党建工程,发动党员引领群众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倡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社区还计划将易腐垃圾集中资源化处理这一生态循环链进行集中展示,打造成青少年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新平台。
接下来,大关街道翠玉社区将继续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结合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根据小区现状与居民需求,通过提升垃圾桶清洗点、集置点配套设施,建立翠玉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基地等相关举措,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巩固深化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成果。
本版供稿 李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