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5月24日下午,全区“民呼我为 我为新拱墅建功立业”主题活动暨“三联三领三服务”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推出“五大平台听民意”“十大实事惠民生”“十大关爱暖人心”“十大举措减负担”四项内容,旨在通过系列为民惠民的工作举措,切实为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更多惠及全区人民。
五大平台听民意
1 市民建议征集
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站(室)、“请你来协商”等作用,组织开展民主协商、监督视察、走访调研等各类活动。
2 三联三领三服务
区领导联系街道,领衔破解街道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城建、民生、平安、党建等方面重点难题。机关部门联系社区,重点落地“社区所需、群众所盼、部门所能”的领办项目。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重点是帮助扶持困难群众。
3 热点聚焦
用好“今日拱墅”监督平台,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民生重点问题,加大对正反典型案例的报道和持续跟踪力度。
4 基层议事
通过武林大妈志愿服务、红茶议事会、和事佬协会、鲍大妈聊天室、三和交流室等收集民情民意。
5 网言网事
运用“拱墅发布”官微、官博、APP和政务发布矩阵等意见建议征集渠道,搜集社情民意。
十大实事惠民生
“百姓安居”回迁安置项目:完成25个安置房项目246万平方米主体结顶,开工配套设施项目26个、交付17个,回迁安置1200户。
“旧貌换新颜”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完成66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实现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全覆盖;完成既有住宅加装165台。
“高品质就学”校园建设项目:开工5所,竣工10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4230个。
“舒心就医”医疗设施提升项目:续建1家医院,完成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建成(迁建)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爱心助残”无障碍环境建设及助残服务提升项目:完成30条道路、10座公厕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完成6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建成2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完成5个“残疾人之家”和4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提升。
“温暖掌心”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温水龙头改造项目:完成166校区温水自动感应洗手装置改造,实现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建党百年”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投用运河大剧院,建成大运河亚运公园、北景园生态公园1期;建成城市书房5家、社区文化家园27家;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苑点26处,完成3家百姓健身房建设;启动200场文艺惠民活动。
“阳光小伢儿”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完成16家普惠型托育机构和18家成长驿站建设。
“阳光老人家”养老服务项目:完成2家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家康养服务联合体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70张,完成180户适老化改造。
“放心饮水”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24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十大关爱暖人心
1 关爱孤寡老人
提供孤寡、独居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开展“24小时全天候”水电监测情暖孤寡行动和“阳光大管家”养老服务数字驾驶舱行动。
2 关爱困境儿童
以“贫二代”心理辅导和针对性教育为突破口,提前开展困难家庭扶持和关爱。
3 关爱困难职工
设立困难职工专项援助资金,完善困难职工三级梯度精准帮扶机制,实施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助学、助医、助困、生活救助帮扶机制。
4 关爱残障人士
打造智慧助残服务体系,提升星级“残疾人之家”5家,健全走进“残疾人之家”陪伴解难办实事工作机制。打造全省首批规范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家,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2个。
5 关爱低收入群体
加快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确保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入户家境调查100%覆盖。
6 关爱老党员
“七一”前,各级党组织集中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开展全覆盖走访慰问。
7 关爱一线务工人员
开展职工医疗互助,开展一线职工代表免费健康体检、疗休养服务,深化“墅工之家”建设。
8 关爱军人军属
推动现役义务兵父母免费体检提质扩面,构建推动退役军人精准及时就业机制,启动第二轮“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开展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
9 关爱失业人群
出台拱墅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就业困难职工群体技能培训,提升困难高校毕业生、家政从业人员、快递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能力,力争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1800人。
10 关爱因病因故致贫家庭
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靠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十大举措减负担
1.精简文件
加强对非重点精简文件(包括白头文件、便笺文件)的线上备案和实时监测,确保重点精简文件只减不增。
2.严格执行“无会日”“无会周”制度
在“无会日”“无会周”期间,不召开全区性会议和活动,确保全年全区性会议只减不增。
3.智联督查
严密年度计划、月度报备、新增预审、动态监测、年底考核的管理工作闭环,严格控制督查检查事项和频次,确保督查不增加。
4.数智考评
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加强公共数据应用,实现考核“无感”。
5.“一表通”
对需要基层报送的数据需求进行一次全面整理,汇总上报到全市“一表通”平台,实现全市“一张表”、基层一次都不用报。
6.清理规范政务APP
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黑、白名单”。
7.实施街道和社区事项清单管理
落实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减负清单,严格执行社区准入和社工借调制度。
8.规范进校园活动
严格执行进校园活动申报和认定机制,限定中小学每学期每校准许开展的进校园活动不超过3项。
9.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开展多头重复填表报数、评价目标过高、指标过多等14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各级各单位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召开的会议、文件、下基层调研、督查考核数量“四个只减不增”。
10.严控“一票否决”和责任状(书)
对清理后保留的“ 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书)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对中央和省市委有明文规定以外需新设立的“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书)事项实行申报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