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语版《大运河诗丛》杭州首发 让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本报讯(记者 杨凌紫 胡俊威 通讯员 周意 包方珂)运河流淌涓涓千年,哺育和润泽了两岸的文化。6月12日上午,“运河南端有个我”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大运河诗丛》杭州首发分享会在拱宸桥畔开展。 

  《大运河诗丛》是中国首套大运河诗歌丛书(汉英双语版),也是浙江省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共收录了《我扶着大运河歌唱》(黄亚洲著)、《贯穿我的河》(北塔著)、《江南运河情》(赵振元著)、《运河上的时间》(伊甸著)、《彼岸千年》(柳文龙著)、《运河上的月光》(查杰慧著)、《仁庄纪事2》(晓弦著)七本著作。用诗意的方式,多层次、多领域、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婉约而大气的大运河文化。 

  诗丛的作者皆是生活工作在大运河两岸的诗人。当天,出生于杭州的诗丛领衔诗人黄亚洲,主编晓弦,嘉兴诗人柳文龙、伊甸四位诗人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创作经历。 

  “运河沿线生长了无数城乡、古村,一直以来经济、文化、民俗等有着深入的交流碰撞。以往写运河的小说文史类更多,诗歌相对比较少且零散。作为喝着运河水长大的诗人,我们有理由拿起笔抒写对大运河的深厚感情。”晓弦说。据介绍,为了让丛书品质和规格更高,丛书还邀请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北塔领衔翻译成英文。“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双语的形式,向全世界分享大运河的诗歌,助推大运河走向国际化。” 

  现场,嘉兴市南湖区与拱墅区进行赠书仪式。来自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的留学人朗诵诗丛选段,用中文表达了对大运河的热爱。来自文澜实验的何沈珺小朋友,以“运河南端有个我”为主题创作朗诵了运河诗。当代著名诗人、原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主编叶延滨老师做了富有诗意且生动的点评。最后,中国“金话筒”奖得主,浙江省朗诵协会刘忠虎会长声情并茂的朗诵诗丛选段《千里航道上的明珠》,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临水宴饮,赋诗歌吟。近年来,拱墅不断加强运河文化的多层面交流与融合,深挖运河独有的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作家、诗人来到拱墅,感受大运河文脉的气息,汲取创作灵感,为大运河续写新时代的壮美篇章,让千年文脉经久不息地流传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报道
全省首个“多维度心瘾评估系统”在文晖上线
基层治理难题 且看“拱墅解法”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指示、信件精神
双语版《大运河诗丛》杭州首发 让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拱墅首个建在大型公益组织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启用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拱墅样本推进会召开
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
拱墅区“1515”攻坚行动第三次专题会召开
今日拱墅要闻02双语版《大运河诗丛》杭州首发 让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