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园位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半山娘娘庙的南侧,占地面积约为360余平方米,今后将打造成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开放式、互动性公园。根据方案设计,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将二十四节气由来镌刻于一整块花岗岩上,以厚重的用材来体现历史的积淀。二是将“称人”这项半山立夏节代表民俗活动作为主雕塑,放置于公园核心位置,采用圆雕的形式与空间和游客进行互动。周边再辅以与夏季相关的六个节气的景观小品,采用紫铜锻造和石材结合的形式加以呈现。三是将剩余的十八个节气小品,错落有致地设于三条游步道上,成为园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使游客在步行中更为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十四节气由来已久,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2016年,“半山立夏习俗”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拱墅成立,每年夏天举办的半山立夏节更是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