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陈冰一第一时间“接铃”,经商讨研判,要解决设置“停车亲情卡”的不同意见,需要街道、社区、居民和物业公司共同坐下协商。相比传统的逐级汇报通知,“协商铃”就像一张网,联动了包括居民、社区、街道、区级单位、其它单位五个层面在内的相关部门。在这张“网”中,由居民“按铃”提出申请,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接铃”,随后通过“协商铃”发起协商约请、对接协商事项、确定各方参会信息、召开协商会议,最后联审、通报协商结果。
阮女士的这件“心事”,最终由社区出面,约请了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运河物业、维元弄小区物业管理处、居民代表等参与协商。通过现场会议的积极讨论,各方畅所欲言,居民和物业方当场达成初步共识,顺利解决了这一小区治理矛盾。
“对居民来说,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了这个‘协商铃’,不至于‘投诉无门’或者‘病急乱投医’,只要点击这个‘协商铃’,我们社区会有值班社工来帮他们找到专门的对接人。很多问题也不是社区一方可以解决的,那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协商铃’,更有效率地对接到相关部门。”沈塘桥社区副书记沈雯雯表示。目前,借助这个“一键呼叫”按钮,社区已经成功帮助居民协调了“校外培训机构何时复课”“增加停车位”等多项民生事项。
目前,米市巷街道全部社区大厅均统一配置了“米市协商铃”智能设备,构建起了面向群众、街社互联的平台系统。
当然,这个小程序目前还在不断完善优化中,比如后期将进一步开发同类案件归结、群众意见箱等功能,以更智能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