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财政局积极抢抓区划优化调整重大机遇,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推进融合、助力发展、保障民生、深化改革、加强监管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以新姿态助力新拱墅迈入新阶段。
促融合谋新篇 助力新区平稳开局
整合衔接政策。逐项梳理比对原两区涉及经济、民生等各项政策,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优化整合以及资金测算,做好新旧政策衔接兑现。强化资金保障。开展区划调整财权、事权事项梳理,统一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完成新拱墅预算编制。清理合并资产。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指导各单位做好区划调整过程中涉及的资产管理、处置、回收及合并。
育财源优服务 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加强收入组织。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减税降费、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加强财源情况调研分析,预计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亿元,比上年增长7%。培植壮大财源。聚焦“1+4+N”的产业主攻方向,加强企业扶持,全年累计兑现扶持资金6.3亿左右。完善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机制,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投贷保担”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举办重点税源企业高级研修班,做精做细企业服务。充分发挥“政采贷”、异地评标等政策功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致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强统筹保重点 集中财力办好大事
加强财政统筹。盘活各类沉淀资金及统筹上级补助存量资金合计2.41亿元。争取上级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补助资金5.66亿元,位列主城区第一。保障重点支出。兜牢“三保”底线,优先保障基本运转、民生领域和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支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比重为85%。坚持厉行节约。牢固树立铁心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安排“三公”预算,一般性项目经费较年初压减30%以上、部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压缩20%左右。
破难题促改革 持续深化机制创新
优化区街管理体制。制定出台新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区与街道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入选全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21年度重点突破事项试点,加强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推进项目绩效自评,涉及项目1830个、资金54.80亿元。提速数字财政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正式上线项目库和预算编制系统。深化罚没领域非税征管数字化改革,开启移动端非税征缴新模式。以“财政数字中心平台”为载体,试点构建社区财务管理新模式。
建机制防风险 筑牢财政监管防线
强化国企国资监管。推进区属国企归并整合、存量“低小散弱”企业划转注销,做大做强区属国企资产规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闭环监管机制,提升经营绩效,持续发挥区属国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大隐性债务监测力度,强化融资合规性审查,对国有企业融资实行源头把关。积极落实化债工作,努力争取债券资金,全年共争取到各类债券资金30亿元。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重大财政政策和重点资金监督检查,落实4个重点项目监督检查和8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整改反馈。推进财政“互联网+监管”工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
未来五年,区财政局将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发挥财政政策效力,做大做实做优财政蛋糕;聚焦推动共同富裕,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健全民生保障长效机制;聚焦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持续深化财政重点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更好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基础作用,为拱墅全力推进“动能转换活力区、未来城市先行区、数字变革实践区、运河文化示范区、幸福生活典范区”建设,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