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震,一位来自新闻战线的少数民族人士,在他身上能看到新闻人“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担当,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从业15年来,蓝震一直深耕新闻一线,曾参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道,连续多年担任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组长,采写的《“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调查系列》《迎接建党百年 为百位烈士画像》等作品荣获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2023年,酝酿两年之久并在杭州亚运期间绽放的桂花味《钱江晚报》,更是被中宣部阅评组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批示肯定。
和政协的结缘,源自他主持的省政协办公厅和钱江晚报联合打造的《同心桥》栏目。在担任拱墅区政协委员后,他更是以实际行动书写委员作业。
当“繁华武林”遇上“千年运河”,会碰撞出什么火花?2022年初,蓝震委员联合许劲峰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重塑西湖文化广场地标,彰显“文化浙江、千年运河、繁华武林”独特魅力的建议》。该建议获得拱墅区主要领导批示,并获得当年的“优秀提案”。
千家小店万家灯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如何为小店经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由蓝震委员执笔的拱墅区政协民宗界别组集体提案《关于为小店店主撑腰,多措并举助力小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得到拱墅区政协提案委的高度重视,并专门组织主办、协办单位,召开集体提案督办会,为小店群体发声。
蓝震还在不同场合讲好运河南端的故事。杭州亚运会期间,他和团队联合拱宸桥街道策划的“亚运打卡杭州·拱宸忆”套色章,成为中外游客竞相打卡的城市印记,这也是大运河杭州段沿线首个展示运河文化的套色章。在“国际助残日”前夕,他联合拱墅区残联、孤独症协会、康复机构等发起关爱“星星的孩子”新闻行动。因为出色的表现,履职第一年,蓝震被拱墅区政协评为“最美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