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诚待人 没有受到任何批评
1954年王美云到杭州环湖旅馆当服务员,样样工作带头干,起早摸黑,热诚为客人服务,数年来没有受到过客人的任何批评,把客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王美云一直以来的服务宗旨。
1958年秋天,旅馆来了一位姓周的客人,突然生病了,服务小组人员立刻叫了救护车,并派人陪他去医院,王美云更是起早落夜服侍他,并细心照顾他带来的孩子。客人病好后,拉着王美云的手连身道谢。
在工作中,王美云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为客人提供洗衣服、缝纽扣、管小孩、送病人上医院就诊、介绍杭州风景、设立旅游指南、公布车船时刻表、为大家擦皮鞋等10余项无偿便民服务,受到了广泛好评,被誉为“旅客的知心人”,她曾在1959年8月份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收到各种表扬信件250余封。
把服务工作当成终身职业
1959年,对王美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她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邀请的建国十周年全国群英会,在人民大会堂庄严聆听了党中央领导和各地优秀代表的精彩发言,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巨大的深华。
从北京回来以后的王美云更加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她把一颗心全扑到了如何掌握新知识,更好地为客人服务这件事情上。她先后到上海锦江饭店、加露旅社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制定规划,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王美云曾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道:“我除了要继续做到主动热情、态度和蔼、细致耐心接待旅客外,还要加强政治和文化学习,根据业务需要,尽快熟悉本市工农业生产,交通线路等情况,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在第一季度,我还要学习护理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勤洗勤刷,用具经常消毒,房间做到六面光,我决心把酒店服务工作当做终身的事业,争取先进更先进,再次上北京!”
满满的荣誉 不是光环更是责任
王美云不仅工作十分出色,而且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她的丈夫是交通民警,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家庭,家中的大小琐事及养护孩子的重担都落在她肩上,然而她毫无怨言,将4个子女养育成人,如今两老相濡以沫白发共首。
“是党的政策好。”今年已经85岁的王美云颤颤巍巍地说,腿脚不好了的她费力地坐着,面前是满满一桌子的荣誉,12枚斑驳的先进徽章、获得先进时的黑白合影,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新闻报道、座谈会请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邀请函、红色绶带和各种奖状、手抄,书籍、纪念品……发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被她悉数珍藏了几十年。
收藏这些荣誉,王美云并不是为了记住曾经的光环更是为了时刻铭记那颗为民服务的真心。“劳模不是光环,更多是责任,如今我虽已退休,但只要我还有力气,我一定不会忘记时刻为民服务,将服务工作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