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璐怡)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面对这些旧改问题,朝晖街道应家桥社区积极向居民征求意见,凝聚各方合力,把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这件好事办实办好。
三个“多”,聚合群众力量。跟居民“多商量”。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体是居民,面对改造过程中的不同诉求,社区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倾听不同声音,确保与居民多商量。让居民“多监督”。搭建沟通议事平台,主动了解居民诉求,邀请居民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让居民“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是影响小区品质的关键,通过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四个“举”,推进拆违工作。一“举”逢拆必到。居委会负责人、分管责任片人员等必须到场,为居民与施工方搭建沟通桥梁。二“举”走家入户。对准备实施拆违的住户,提前对违建情况进行摸底,下发拆违通知书;对有困难的居民,及时进行宣讲劝导,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并支持拆违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拆违工作阻力。三“举”一视同仁。对每户违建家庭都一视同仁,推进和谐拆违。四“举”每日报告。全程动态管理,实行拆违工作日报制度,争取问题不过夜、措施有实效。
旧改不仅要对“硬件”进行提升,还要实现社区治理“软件”同步升级,不断创新完善居民自治机制,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绘就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