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81人,16750元
老浙麻人众筹采购织机再现“浙麻精神”

  本报讯(记者 杨凌紫 通讯员 徐晗翎)5月13日上午,拱宸桥街道温州路社区荣华里小区格外热闹,在完成旧改后全新亮相的浙麻文化广场上,老浙麻人们认真地参观了大厂昔日风貌照片展示长廊、文化墙、黄麻织机。“我们都有着很深的浙麻情怀,在这儿能重温记忆,心里非常激动。”最后一任黄麻分厂厂长林高潮说道。 

  据介绍,浙江麻纺织厂是浙江解放后自主新建的第一个国有企业,是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黄麻纺织厂,鼎盛时期拥有职工上万人,人人以能进到浙麻工作为荣。而随着时代变迁,大厂沉浮,如今,浙麻厂房已经不在,曾经的浙麻职工宿舍荣华里小区历经40年风雨后,也到了需要改造提升的时候。 

  “我们这儿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浙麻厂的老职工,甚至两代人都是,这次旧改大家很希望能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厂精神传承下去。”温州路社区党委书记徐斌说。为此,“保留并凝练浙麻元素,重现浙麻骄傲”的旧改主题应运而生。如今,走在浙麻文化广场,可以看到玻璃顶下的廊架经纬纵横,结合了麻纺织品设计,展示收集来的浙麻厂老照片,并保留着金华路原11块浙麻文化木质浮雕、镂空花窗隐雕碑牌。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广场一侧有一座大玻璃罩子,刻有“浙麻印象”,里面放着一台“有故事”的黄麻织机。“这么多年过去,大多原厂的老黄麻织机已破损或消失了。这台织机是过去从浙麻厂流传出去后改造过的,经我们辗转多地,最终在河南找到的。”林高潮介绍,为了在小区的文化长廊中安装一台麻纺织机,打造一个精神象征,181位老浙麻人专门成立了众筹管理小组,筹集了16750元,用于购买、安装、维护保养该黄麻织机。 

  “除了展示浙麻文化,在此次提升改造中,我们还对不同楼幢存在的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徐斌说,如集中解决了屋顶漏水、空中“飞线”、车位紧张等问题。12幢旁“堵”了40年的平房被拆除从而打通了小区消防安全“生命通道”;5幢2单元的全街首台无障碍加装电梯投入使用;小区还新建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社区文化家园,并在地上设立了三色线引导小区大循环。同时,每个月,小区新引进的专业物业还会组织浙麻红盟邻聚力之荣华里市集,开展便民服务及优质产品联销。“全新的荣华里让居民们住得更暖心也更舒心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高质量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第06版:要闻·城事
   第07版:高标准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
   第08版:专版
石桥街道打好反诈骗宣传“组合拳”
“米市协商铃”为社区治理按下“快进键”
应家桥社区多措并举推进旧改工作
老浙麻人众筹采购织机再现“浙麻精神”
东新物管站互助式交流探索微治理新生态
我区又一安置房项目迎来主体封顶
拱宸社区举办“古今穿越”游园会
即日起,“午休课”全面走进全区中小学
今日拱墅要闻·城事06老浙麻人众筹采购织机再现“浙麻精神”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