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区在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中,以党建为引领,利用好“旧改红盟荟”平台,深入推动红色旧改工作,不断探索新经验、形成新成果,在2020年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综合考评中我区荣获第一,旧改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近日,杭州市首个旧改党建“360美好家园施工队”,并推出了党建引领拱墅旧改“三步法”,将党建融入旧改全过程,即:旧改前,全面把好标准引领、方案审查、民主决策“三关”,以党建聚合力;旧改中,阵地——拱墅“旧改红盟荟”在大关街道德胜新村正式揭牌。
我区推行“支部建在旧改项目上”,牵头组建旧改办临时党支部,在各街道旧改临时指挥部建立临时党支部,打造“旧改红盟荟”红色阵地,以红色基因赋能基层治理,锻造全程督促质量、安全、进度“三项”,以党建添动力;旧改后,全力统筹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以党建增活力。
拱墅区老旧小区改造启动速度、改造规模、改造成效全省领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经验在中组部、住建部全国培训班上进行专题交流并获住建部推广,涌现出大关街道德胜新村,和睦街道和睦新村,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社区等一批党建引领示范项目。
同时,还有一批旧改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居民群众的认可,并在党建引领方面形成了特色做法。
2019-2022年,拱墅区总计划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25个,截至目前已开工的达97.8%,已完工的达65%以上,惠及居民9.19万户,占全域老旧小区居民的63.2%。
大关街道
党建引领助推全域提升
红盟共建助力精彩蝶变
德胜新村小区常驻人口9945人,共有建筑105幢,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2019年启动旧改工作以来,先后获评2020年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最佳案例、2021年浙江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并在全区首批完成2021年度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围住建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案例的老旧小区。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和管理中的痛点难点,以组织联建为纽带,三股力量推动全市首个旧改红盟荟试点项目落地见效。一是依托红盟共建力量。与市人大、市建委、市水务集团、区住建局等单位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带动400方国资房源无偿用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百姓学堂和百姓大管家等小区配套建设。二是依托社区下沉力量。以旧改红盟荟阵地为支点,撬动小区微治理模式全域辐射,形成15分钟三方治理圈。三是依托机关党员力量。树立“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导向,推动市区机关党员基层治理驻点服务的常态化,目前已有163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草根矛调、防汛抗台等重点工作。
贡院小区
党员带头联通群众
党建联盟凝心聚力
贡院小区为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所辖,共11幢,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被列入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 并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建设厅与浙江日报联袂推出的“旧改看‘浙’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
以党建共建联盟为载体,贡院小区党支部与杭州高级中学、中国杭州丝绸城等5家社区结对共建单位围绕小区旧改和小区党建工作,汇集共建资源,理出资源清单共9项,为共建美丽小区凝心聚力。根据贡院一个网格一个小区一个楼道支部的特点,整合小区在册在职在地党员及社区下沉力量,统筹小区楼道支部、自管小组、小区管家等力量,成立由4名在册楼道党员,1名在册社工党员、自管小组、小区管家、杭高、丝绸城在职、在地党员担任兼职委员的贡院小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以旧改项目为主要抓手,带领党员、骨干走居入户,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畅通小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勤丰小区
三方协同居民监管
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勤丰小区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地处登云路306号,共10幢,474户,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于2020年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 并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建设厅与浙江日报联袂推出的“旧改看‘浙’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
深化党建引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深化开展街道班子成员领衔破解一个基层关切问题和联社干部“包社走村”工作,解决居民群众实际困难。同时深化“一小区一专员”模式,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共商共议。坚持党建引领,与周边写字楼、综合体等共建共享,为美好家园、美丽小区凝心助力。同时充分发挥居民监管作用,成立勤丰小区旧改议事小组,居民代表为成员,主动加入到旧改项目中,引导居民担当沟通的桥梁、承担监督的责任。居民议事小组还在拆除85处历史遗留违章建筑的工作中发挥了力量和作用,成为小区旧改中的靓丽风景线。
流水北苑
深化“五员”居民点单
建管并举智慧赋能
流水北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共9幢房屋,4.48万平方米。作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小区,获评2019年杭州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最佳案例及杭州市首批“美好家园”住宅小区。
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幢楼”的作用,发动党员主动认领小区9幢旧改楼幢全面铺开工作。深化“五员”职责,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集中解决旧改相关民生痛点问题;引导武林大妈、和事佬等群防群治力量宣传旧改工作,取得居民的支持,提高居民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保障旧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同步引入“小区管家”提供专业的绿化、保洁、保安等服务,实现老旧小区“有人管、专业管、长效管”。构建先进型智慧安防小区,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率先实行了全国首个健康码“三合一”智能门禁系统,实时接入文晖街道“智汇”数字驾驶舱,实现了从人防、技防到智防全面升级。
叶青苑
“米”式服务新型养老
旧改全程“共同缔造”
叶青苑小区地处京杭大运河西岸,东接运河游步道,西邻新华园小区,南邻大塘新村,北面为叶青兜路,于1999年建成使用,建筑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幢,居民211户,入选2019年度杭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典型案例。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以业主为代表的居民力量,深化三方协同治理机制,以支部为战斗堡垒,以业委会为沟通桥梁,在小区业主志愿者积极参与下,主动成立旧改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协调两个小组,全程以居民为中心,以“共同缔造”为理念,从设计选型、材料配备、绿化布置以及施工质量等全程参与。会同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根据街道打造“米式养老”理念,挖掘开设“米式”养老服务点,积极探索小区软服务提升,像“米”字一样向四面八方分辐射,以点带面开展养老服务,不断创新和探索养老新体验。
本版供稿 刘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