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如何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真正改到百姓心坎上?文晖街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据了解,在即将完工的流水东苑小区旧改现场,“旧改”从顶层设计开始,就坚持发挥居民主体作用,采取改造意愿和改造方案双2/3同意原则,“旧改”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说了算,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议事协商品牌“文晖和茶馆”,搭建形式多样的“我们商量着办”的居民议事平台,鼓励、引导居民、各界统战人士参与,让居民充分表达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实际需求和意见建议,让“居民参与”成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最强动力。
解决问题
“旧改”改到百姓心坎上
近来春日正好、阳光明媚,流水东苑小区各类花草树木展露新芽,跃跃欲试。在小区中心公园里,居民们在暖阳下,三五成群,或舞蹈锻炼,或祖孙嬉戏,累了可以在风雨长廊里坐着休息。“这个公园包含绿化一共有1700平方米左右,杂草杂树没了,采光好了,环境美了。在小区的西北角还有一个口袋公园,足够我们户外休闲娱乐了。”自从有了这个中心公园,爱跳舞散步的王阿姨高兴坏了,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只要有时间,就会到这儿锻炼一会儿。
在流水东苑社区会议室里,26名居民代表、统战人士和“旧改”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可没有那么悠闲,他们正为“旧改”后小区存在的其他问题热烈地讨论着。这是该小区启动“旧改”以来,召开的第20次居民议事会了,他们要继续头脑风暴,在老旧小区仅有的空间里找出几处晾晒空间,还要商讨如何翻修中心广场旁边的居民议事亭“和鸣亭”。
去年9月份,流水东苑小区启动“旧改”,涉及19幢居民楼、1400余户居民。
覆盖面大了,众口就难调,如何让“旧改”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确实是一道难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尊重民意,利用好街道‘和茶馆’居民议事协商平台,鼓励、引导居民、统战人士积极参与。”流水东苑社区党委书记孙鉴明说,“旧改”启动前,他们就在每幢居民楼选出一到两名有一定公信力的居民代表,一共26名。这些人在居民里有一定威信,又甘愿为邻居义务服务。他们生活在小区里,跟居民们熟悉,更加了解自己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的真实需求,由他们代表全体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可以形成最大公约数。
尊重民意
“议事协商”解决“旧改”难题
现在,从流水东苑小区南大门进来,成排的新电梯紧贴着老居民楼崭新的外立面,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美丽窗口。
孙鉴明说,小区能成片加梯,党员、居民议事成员封晋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年过七旬的封师傅退休前从事工程项目经理工作。在居民议事时听说小区加梯很难推进,有着42年党龄的他,主动扛起了做居民思想工作的这份责任。
“我们小区老年人多,对电梯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旧楼加梯难,多数源于居民意见不统一,和对加梯政策不了解。”这是封师傅和楼道长们挨家挨户调研时发现的问题。为此,封师傅和楼道长们收集好居民意见,再通过“和茶馆”居民协商议事平台召开居民议事会,大家反复沟通,不断磨合意见,最终推进了第10幢第三单元楼的加梯。后面,再有单元楼加梯,因地制宜地复制,很快整个小区就有8个单元成片加梯。
在流水东苑小区的“旧改”中,通过“和茶馆”居民议事平台,充分尊重民意,还有效推进了住宅楼外立面改造、楼道提升、屋顶补漏、凸保笼拆建、雨污分流等“10+X”项目。
现在走在该小区,建筑立面焕然一新,通道开阔,绿化丰富,原先挂在空中像蜘蛛网的弱电管线全部改走地下、老旧非机动车棚升级为智能停车库、部分年久失修或不符合规范的“生活四小件”、破旧管道进行了统一更换……
展现善治
擦亮“和茶馆”特色品牌
在文晖街道,与流水东苑小区同时启动“旧改”的还有打铁关新村、打铁关路(含朝晖路90号100号)、五里塘苑小区。大到前期设计规划、具体施工,小到一棵大树的移栽,文晖街道“旧改”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和茶馆”的议事协商作用,遇到问题了就在这里坐一坐、品一品、问一问、聊一聊,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不少“旧改”的琐事就解决了。
自文晖街道“和茶馆”开张以来,在“旧改”、加装电梯、疫情防控、拆迁等大小事上,共帮助居民调解各类矛盾近500起,有力推进了基层治理。据悉,“和茶馆”与发源自文晖街道的“和事佬”共同形成了文晖街道的“双和”品牌,下一步,文晖街道将继续擦亮该品牌,在老百姓的“关键小事”上展现城市善治,共奔同富。
本版供稿 毕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