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国家级荣誉
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医馆

  本报讯(通讯员 陈甜甜)近日,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1年度基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全国社区医院建设典型案例。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以来,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迅猛发展,居民见证着就医环境天翻地覆的改变。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诊疗环境,历时4个月,投入350余万元,2021年7月11日,中心名医馆正式开馆营业,开启了中医服务门庭若市的新局面。 

  “原来社区医院的中医馆只有400多平方米,科室少,排队长。现在新的名中医馆,不仅面积大了3倍,等候区一步一小景,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内科、妇科、肿瘤科、皮肤科一应俱全,完全就是大医院中医科的样子啦!”开馆当日,中医科铁杆粉丝居民陈大伯送来鲜花祝贺。 

  在就医环境大幅改善的同时,中心人才队伍也日渐完善,中医优秀人才让社区医院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鲜活深刻。“在文晖街道这个社区医院,有不少名人。我知道的就有杭州市劳动模范诸国庆、杭州市基层名中医郑如云,我是跟着郑老师一起长大的,看着他从一位小医生升级为现在的杭州市基层名中医,真的是实至名归,我们都替他高兴。”居民陈大伯说道。 

  临床带教、名医师承,中医药发展依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截至目前,中心共有中医师32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2人,副高及以上11人,市级(基层)名中医4人,形成了一支由四位市级(基层)名中医领衔,省市级中医院及杏林联盟名中医加盟的老中青中医药人才队伍。 

  有了人才“活水”,中心的专科能力稳步提升,针灸推拿科、中医骨伤科等传统优势,中医妇科、儿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建设都在不断加强,还引进了中医皮肤科、肿瘤科等基层群众需求大的应用专科,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譬如,诸国庆中医师对腰腿痛、强制性脊柱炎等疾病形成独特的治疗方法,被杭州市总工会评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治疗法”;冯喆医师参与的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创新及临床规范化应用,获得浙江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在发展过程中,中心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让中医服务惠及更多群众。辨体质、凉茶饮、三伏贴,“武林郎中”的中医志愿服务品牌构建了一个百姓服务与学术交流的平台。一面旗帜,一支队伍进入机关单位、踏进企业社区、走到百姓身边。2020年以来,累计50余名中医师借助“武林郎中”的志愿服务平台开展中医药的公益性健康服务,在20余场次的大型中医义诊活动中,累计有500多名群众获得了中医服务和帮助。 

  通过创建社区医院,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打通群众向上求医的“壁垒”,中心与省市级中医院构建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开展“双循环”合作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我有长治不愈的皮炎,想找省中医院皮肤科医生开剂中药调养调养,但年纪大了儿女不在身边,腿脚也不方便,一个人去不了大医院,后来这里中医馆有了省市的名中医坐诊,刚好有我想找的医生,我每周三都来!”居民王大妈说。 

  2020年以来,中心共有十余名国家级、省市级名中医下沉坐诊,让2000余位患者在家门口便能以基层医疗服务价格享受到上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需求导向,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实现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共富’。”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关注
   第04版:要闻·城事
   第05版: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
   第06版: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
   第07版: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
   第08版:副刊
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国家级荣誉
情暖老兵 就业再起航
用影像一瞬 记录牵手一生
小区“微工坊” 撬动居民“小确幸”
明月揽芳华 美好共此时
流水西苑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
趣味飞盘 让快乐飞起来
68位 “爸妈 ”与1个“女儿”
“哈哈剧场”来了 观众笑不停
今日拱墅要闻·城事04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国家级荣誉 2022-09-16 2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