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曦)“各位退管组长,请大家去看看各自负责的叔叔阿姨,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收到请回复。”在“梅花”台风来临之际,李芝兰一直没闲着,一边在社区企退工作群里认真查看着大家反馈情况,一边冒着风雨前往自己负责的退休人员家里查看。
今年是李芝兰作为社区退管专管员的第15个年头。朝晖街道老房地社区企业退休人员有1440人,其中68位孤寡独居老人更是李芝兰日常的牵挂,因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经常被社区群众戏称为“68位爸妈的女儿”。15年的帮扶与陪伴,落在李芝兰身上,就是日复一日的理解和服务,其中有苦也有甜、有笑也有泪。
“‘梅花’晚上就要登陆了,今天我一定要都走一遍,仔细检查好各个房间。”心里默念着,李芝兰对68位“爸妈”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
在她心目中,越是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企退人员中的特殊人群越是她最牵挂的人。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一刻不停。“张阿姨,台风要来的,菜有没有买好?”“陈大伯,台风天别出来了,有啥事情打电话给我”“李奶奶,我先帮您把窗台上的花盆搬到屋里哈,台风过了我再给您搬出去”,这也是这些天她一遍遍重复的话语。
李芝兰抗台通宵值班这晚,她心里还在记挂着一位老人高大爷。为了让老人尽量少出门,李芝兰特地赶到馄饨店,按他喜欢的口味买了三份生馄饨送到家里,放进冰箱,并用手语告诉高大爷下雨天不要出门,高大爷连连点头,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高大爷是68位孤寡独居老人中的一位,比较特殊,聋哑、不识字,没有学过正式的手语。多年来,李芝兰在为高大爷服务过程中,自创了一套属于他们2个人的手语。平日里高大爷有什么事情只要找到李芝兰一通比划,她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比如说,高大爷有高血压,李芝兰说不许喝酒,他就指着这个酒,做出不喝的动作。
为了保证高大爷能按时、安全地吃药,李芝兰和她的同事们想出了“表格+药盒”的做法,在小药盒上标好日期、做好表格。当天高大爷来按个手印,值班的同事就把当天的药给他,并观察询问下当天的身体状况,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管住高大爷的用药,也可以每天都关注到他的身体状况。
对老人来说,最幸福的晚年莫过于有人孝顺。从事退管工作15年来,因为日复一日地视老人如父母,李芝兰也赢得了老人的心,被老人视作自己的“好女儿”。“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李芝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