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7日 星期六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家“最具幸福感城区” 民生“小确幸”可感可及
擦亮“运河明珠”幸福底色
杭州电竞中心
和睦街道阳光老人家乐养中心
登云阁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公益养育照护课堂

  陈松 柳景春 石钰辰/文

  近日,“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出炉,拱墅区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连续第二年获得这项殊荣。 

  谋求人民幸福,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的重要底色。拱墅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每年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近年来,拱墅更是结合亚运契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落地路径,奋力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努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拱墅实景,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年运河碧水轻摇,繁华武林现代时尚,亚运场馆百姓共享,“一老一小”贴心服务,城市管理精准高效……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变迁背后,蕴藏着拱墅改革创新、共建共享的幸福密码,凝结着具有时代价值的拱墅探索。 

  擦亮“运河明珠”的幸福底色,拱墅一直在路上。

  获得感:“硬环境”蝶变焕新

  “环境、户型、配套都不错,就等着拿钥匙搬新家了!”临近新年,安置房小区新霄辰府迎来了第一批看房团,大家兴致勃勃地“验收”新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2年,拱墅区持续深化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共续建51个安置房项目,主体结顶17个,竣工交付10个,回迁群众1785户。建设期间,拱墅区严格落实“所有安置房不低于中等商品房建设标准”,努力实现安置房从保障型向品质型提升。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这一年来拱墅群众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不止居住条件的迭代升级,还有整个城区“硬环境”的不断完善。 

  以亚运为契机,拱墅区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着力提品质、破短板,促进蝶变焕新。 

  运河体育公园、杭州电竞中心等亚运竞赛场馆全面竣工,小河公园、大运河紫檀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全新亮相,成为市民观赛、休闲的新目的地;武林广场完成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逐步恢复城市中心广场大气形象;21条亚运通勤道路、62条地铁恢复道路修缮完成,立体式交通网络进一步织密;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341片、超6万平方米,创建3个体育文化社区,高品质“10分钟健身圈”遍地开花…… 

  武林路女人街、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等崭新亮相,“全省商贸消费第一区”繁华指数直线上升。 

  武林路女人街成为杭州首条分时段商业步行街,中秋、国庆日均吸引游客超6万人次;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实施提升改造,与中国丝绸城、胜利河、大兜路等特色风貌街区串珠成链;大武林商圈入选国家级智慧商圈,与大运河、新天地、大和平四大商圈加速融合重塑,向世界级地标商圈群迈进……1-11月,拱墅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6.1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一。 

  教育和医疗领域,拱墅区扬优成势,推动更多资源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省标准化学校、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均达到100%,大关新人幼儿园成为杭州首个面向“快递小哥”新杭州人子女开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检测指数居全省前列,省特级教师新增人数、教育工作业绩位居全省第一;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正式签约,填补大城北优质医疗资源空白,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站点完成标准化提升,“看中医到拱墅”品牌进一步做精,成为杭州唯一获评的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作为杭州核心城区,拱墅区的都市形态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巨大飞跃。

  幸福感:“软服务”贴心备至

  拱墅区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贴心备至的“软服务”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家住德胜东村社区的李爷爷、沈奶奶夫妇都已年近八旬,两个儿子从小患有智力残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前不久,二老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搬进了北景园智慧养老院。这是去年10月拱墅区联合托养机构共同推出的“阳光安养”家庭联合式托养服务,养老院具备24小时预警照护、药品存量监测等功能,不仅能满足对普通老人的照料,还可以满足残疾人群的照护需求。 

  近年来,拱墅区以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为契机,把“一老一小”作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重点,持续推进“阳光相伴”养老托幼服务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目前,拱墅已成功建成“阳光老人家”158家、老年食堂101家,实现养老服务全域覆盖,建成“阳光小伢儿”站点43个,被授予“全国智慧养老示范基地”“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 

  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从未被忽视。在去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中,拱墅区创建了2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对15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康复救助残疾儿童221人;提升建设规范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家;提升建设规范化“残疾人之家”3家。 

  一个幸福的地方,每一次改变都能紧扣民之所需,每一处细节都会精益求精。 

  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光明”的未来,2022年,拱墅区将“亮睛护眼”行动定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新学年开学前,拱墅区完成了全域中小学及幼儿园2800间教室的护眼灯改造提升工程,可有效避免频闪、眩光、蓝光等。“教室里的灯光变得更柔和,不再那么刺眼了,每个角度都能看清黑板。”孩子们体验后赞不绝口。 

  老旧小区改造联动未来社区建设,充分以人为本,“微改造”实现“精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多年未曾下楼的老人获得了“散步自由”;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群众畅快用上“放心水”;小区道路拓宽,整合空间新增停车位,“停车难”问题大大缓解;数字赋能,植入医、康、养、护等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形成闭环……2022年,拱墅大力推进46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惠及2.3万户居民,其中环北新村改造经验获住建部推广。 

  一桩桩民生实事,于细微处发力,于贴心处落地,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安全感:“云共治”精准守护

  人民安全无小事。过去一年,拱墅区坚持守牢平安底线,实施了一系列“迎亚运”平安护航保障民生实事项目,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城区是否有积水、广场人流密不密集、窨井盖有无异常……在杭州市拱墅区“城市眼·云共治”城市运行中心里,一个个城市部件的实时情况滚动在大屏上。 

  “城市眼·云共治”搭建了一座数字孪生的“云上城市”,物联网设备组成“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并预警,平台“最强大脑”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各部门各片区高效协同作战,以此重塑城市运行管理模式。 

  2022年2月,长庆街道水星阁花园西区26幢一房屋突然冒烟。浙大御跸社区微型消防站、长庆街道消防站救援人员、社区、物业、街道等工作人员以及110警力,3分钟迅速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置了险情。 

  火灾救援及时,智慧消防应急管理系统功不可没。它连接着全区19个街道(园区)和26个区域性微型消防站,能够实现对火灾隐患的提前发现、精密智控和精准执法。眼下,拱墅已基本形成全覆盖的火灾“救早灭小”体系,微型消防站出动率、救援率分别提升至77%、71%。 

  “电动车请勿入内!”用数字化守护安全的,还有住宅电梯。去年,拱墅区一共给2547台住宅电梯安装了物联网系统,只要检测到电动车入梯,电梯内就会响起提示语音,同时电梯暂停运行、电梯门常开,只有将电动车推出后,电梯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当前,电信诈骗也是威胁群众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为切实降低群众被骗率,去年拱墅区上线了运河智呼96110反诈宣传劝阻系统,一旦群众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反诈中心就会收到预警信息,并迅速联系当事人进行核实劝阻。在该系统的助力下,截至目前已成功劝阻电诈案件21起,拦截金额528.32万元。 

  据悉,拱墅区已连续第十七年获评“省平安区”。一枝一叶总关情,未来拱墅必将以更多“小切口”的民生实事,创造百姓生活中更多的“小确幸”,让“安家在拱墅”成为最正确的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7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11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区两会特别报道
擦亮“运河明珠”幸福底色
回应民生关切 当好群众“代言人”
聚焦群众所盼 为数字惠民贡献力量
今日拱墅区两会特别报道03擦亮“运河明珠”幸福底色 2023-01-07 2 2023年01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