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梦诗三悦 通讯员 钱亮 邱玉洁 印师源
不让层层楼梯成为居民出行第一道“阻碍”
渡驾新村小区属于2004年建成的老旧回迁小区,小区占地面积不大,共计4幢高层、7幢多层,常住人口1058人、70岁以上老人286人,老人小孩占到居民人数近一半。由于建于一二十年前的8层及以下多层大都没有安装电梯,对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来说,上下楼成了不得不面对的困扰。
今年48岁的小区居民沈庭华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因为中风腿脚不便,每天进出上下爬楼梯成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年龄渐长、身体越差,老人只好减少了出门。这次听说自家小区正式开工安装电梯了,老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了不让层层楼梯成了老人孩子出行的第一道“阻碍”,2017年8月,渡驾新村经合社董事长张国强在走访业主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正式把加梯工作提上了经合社工作的议事日程,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并牵头选出了业主代表成立了加梯小组,引进EPC总承包专业设计公司为小区加梯“量衣体裁”。
与环境提升结合不让加梯工作走“回头路”
记者从经合社了解到,渡驾新村7幢23个单元23台电梯都将采用直连廊半层入户方案,电梯的6层相当于居民楼的5层半,从电梯出来,经过连廊,向上走半层就到居民楼的6楼,向下走半层则是居民楼的5楼。同时,从外观上看,电梯南北两面采用全透明双层玻璃墙样式,东西两面采用铝板。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保障了居民楼南北侧的采光,同时避免了反光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又延续了居民原来的进出习惯。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加梯工作被纳入小区环境提升改造工程,解决了加梯工作带来的破墙、管线迁移、交通占道、复绿等后顾之忧。加梯的同时,小区还将同步规划内部道路和绿化,在确保消防通道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区环境,不走重复开挖修复的“回头路”。
目前,小区1幢、3幢已经开始桩基施工,2、5、7、9、10幢则将在之后陆续开工。“之所以23台电梯没有一同开工,是考虑到施工期间居民的出行问题。”张国强介绍,小区占地面积本来就不大,为了居民出行方便,整个加梯将分片区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23台电梯的安装。
不让资金问题成为加梯工作另一道“坎”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虽然是好事,但是在实际推进中却并不容易。
加梯工作初期因为资金筹措、居民共识难达成等问题,项目一度难以推进。张国强透露:“刚开始,不少居民都来咨询,但是当得知加装一部电梯需要50万元左右,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尤其是低层住户和外来年轻住户。”他们对分摊费用的接受率并不高,资金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为此,寻求大部分老百姓能接受的筹资模式、建设模式和运营维护模式成了当务之急。今年以来,张国强领导经合社领导班子多次征求股民意见、召开股民代表大会,最后创新协商出一套“经合社先行垫付、政府政策补助、企业运营维护”的加梯模式,加装工程所有费用由经合社先行垫付,安装完成后政府按照政策予以一定补助,投用后企业负责电梯日常维护。最终小区民意调查达到了98%的支持率,加梯工作最终得以顺利开展。
张国强表示,下一步,除了加快推进剩余5幢多层的加梯工作外,经合社将积极对接加装电梯纳入到电梯养老综合保险体系相关事宜,为电梯养老和后期维护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