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原文中提到: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上好学校难、重病负担难、刚需购房难、幼儿托育难、养老照护难、出行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本报讯(记者 王苑阳)社区老年食堂正式投用、加装电梯正式开工、脏乱差的无名路焕然一新、新打造家门口的健身房便捷又实惠……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我区各部门街道社区抢抓时机,多措并举,推进一项项惠民项目实施、落地,切实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一件件“关键小事”,释放出的是浓浓的民生暖意。
老年食堂开张暖胃更暖心
3月3日,武林街道凤麟社区老年食堂正式投入使用。该老年食堂位于竹竿巷75号,内部不仅有社区助餐,还包含为民服务志愿活动点,老年居民前来就餐的同时还可以顺便量量血压、借阅图书等。
凤麟社区老年人口占比高,老年食堂的启用很好地为居民提供了用餐便利,也顺应了民生需求。走进食堂便可闻到阵阵饭菜香,打饭室、就餐区、餐具回收区……各个区块布局合理、井然有序,菜肴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该老年食堂顺利开张得益于军民共建,浙江省军区杭州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大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社区无偿提供共建用房,建设老年食堂、党群服务驿站等公共场所。
加装电梯开工破解“上楼难”
3月3日,米市巷街道夹城巷社区左家新村22幢2单元加装电梯正式开工。据了解,左家新村是一个有着20年以上楼龄的老小区,不少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提出了加装电梯破解“上楼难”问题。为此,社区全面组织开展入户走访调查,走访了共计25幢65个单元,整个小区有近10个单元有意向加装电梯。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加梯流程,社区联系了第三方加梯公司对有意向的单元上门逐户讲解,并通过“协商铃”召开单元沟通会。会上就加梯方案、居民资金比例、签订协议等对居民开展了现场答疑。经过多方努力,夹城巷社区新年以来的首台加装电梯工程正式开工。
无名路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文晖街道辖区有两条无名路,曾经这里环境差秩序乱,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提升辖区百姓幸福感,街道把两条道路纳入了民生实事项目。日前,经过提升治理,两条道路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汇融公寓小区与现代家园小区之间一条长约100米的T型无名路一直是车辆违停的“重灾区”。街道工作人员多次现场调研,对道路进行整治提升和长效管理。此次改造内容包括绿化梳理、墙面美化、道路沥青铺设等,并通过精细管理,在整治后的道路一侧设置护栏,将原有道路进行适当拓宽。其中“匠心小巷”的景墙节点成了亮眼“景观”。
艮山农贸市场西侧的无名路,因临近农贸市场出口,周边违章停车、流动摊贩、出店经营情况屡禁不止,通往运河游步道的道路南端长期杂物堆积。
如今,整治后的道路与运河绿道贯通,往日的“脏乱差”环境不复存在。“没想到会改得这么漂亮,道路变整洁了,空气也毛好!”居民李阿姨兴奋地说道。
破败地下室变身家门口的健身房
日前,大关街道东二社区百姓健身房正式启用,迎来了首次居民健身公开课。该健身房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一层,面积300余平方米。
“大厦里的健身房路远、收费贵。现在家门口就有健身房,大家都很高兴。”居民宋阿姨说。
走进健身房,门口一排整齐摆放的跑步机显得格外醒目。这个百姓健身房原本是一处低洼易积水的半地下室空间。在小区改造工程中,社区让这里“变身”成了一处百姓健身房。同时也增设了地面停车棚,还设立了集中充电装置。
改造后的百姓健身房还划分了更衣室、器械健身等区域,并配置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提供便捷、优质的健身服务。
拱墅坚持民呼我为,努力办好老百姓关键小事,创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未来五年,拱墅将努力呈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生活画卷,不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