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三方办
拱墅在全国首创实体化运行“三方办”基础上,积极探索迭代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打造“区委统揽全局、街道协调各方、社区主体领导、小区就地解决、楼道善治循环”工作模式。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全面融入现代社区建设总体框架,助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获得省委组织部调研肯定,《人民日报》报道点赞。
着力夯实一核多堡组织体系
区委书记李志龙先后两次召开全区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深化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 打造现代社区建设标志性成果》等引领性文件,建立了“三级三方办、一小区一支部、一名党员一楼道”的组织体系。推动区现代社区建设、三方协同治理领导小组整合,明确街道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建立街道现社办(三方办),设立三方协同岗,推动街道物管站与三方办合署办公,形成区街统抓职能。明确170个社区由公共服务站站长兼任社区三方办主任,创新推动“两支部一社团”建设,668个居民小区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全面配备1万余名楼道长、楼栋长,让树状组织体系在基层扎根有了生动实践。将小区专员作为专职社工的重要培养平台和社区“两委”成员的重要后备人选,657名小区专员兼任网格长、小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代表社区党委牵头负责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落实好民情联系、三方协同、矛盾调处等工作,明确小区专员链式培养体系,认定23个老娘舅式小区专员工作室,一核多堡的组织体系和一核多元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纵深推进基层治理破难提效
开展业委会(物管会)全域覆盖、物业服务品质全域提升、三方协同模式全域拓展三大行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提升至约90%,全区业委会(物管会)党员比例提升至约60%,238个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进驻,在全市率先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三方办、小区专员、业委会在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一老一小”提质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推出自营服务、有偿服务等方式,推动物业公司实现自主造血,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着力推进老旧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和满意率提升。建立协商议事机制,完善有序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各级三方办成为小区物业矛盾调解和处置的主体力量,被群众称为业委会的“娘家”、物业公司的“娘舅”,全区物业类投诉量连年下降。
全力打造共富示范典型样板
以小区为着力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打造服务型未来小区、数字型智慧小区、邻里型和谐小区“三型”小区。聚焦小区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小区党组织牵头推动业委会、物业企业开展空间资源双向共用,利用社区、小区、物业配套用房,设置邻里驿站、文化长廊、嵌入式体育场地,合力推动康养照护、托育托幼等公共服务向小区延伸下沉。不断深化“红色三方在线”,按照“以房管人”原则,在全市率先科学规范划定668个小区,贯通杭州市智慧物业平台,纳接归资、公安、住建数据,归集200万余条居民信息,将产权业主、户籍、流口数据精准匹配到户,建立数据全、信息准的“数字小区档案”,在线标注5.5万余党员,实现治理信息一屏掌握。优化调整小区微治理专项资金申报、审批流程,以“示范小区”“美好家园”“星级物业”创建为抓手,区财政配套专项资金投入项目化运作开展微实事项目和睦邻节活动,丰富多次的小区体育比赛、文艺活动、民生项目让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持续深耕拱墅特色响亮品牌
深化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的科学性、体系化和规范化,编制《拱墅区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治理五招十六法》《基层实践范例》等系列书目,迭代更新《指导手册》,探索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入选全国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浙江省标准化试点验收、国标委中期验收。探索建立了具有拱墅特色的协商议事平台,“红茶议事会”“潮邻议事厅”等一系列优秀做法,为建立健全基层有序的直接民主提供了实践范例。2022年,三方协同治理模式还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入选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