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晖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两高两争”、“三城五区”目标,以“党建统领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为主题,不断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底。
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第一批战疫先进党组织、杭州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基层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品牌“和事佬”在文晖发源。“一名党员一幢楼”工作机制成功入选《杭州市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聚力赋能社区治理二十条举措》在全市推广。老旧小区改造全市首创“345睦邻协商模式”,以民主促民生,以旧貌换新颜,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成为主城区唯一连续三年获评杭州市旧改最佳案例的街道。当前,文晖街道正处于转型升级上升期,省市重点在建项目达20余个,罗克韦尔、美团等一批头部企业区域总部相继落户文晖。
强共富之基 奋力书写党建统领的时代答卷
重构基层组织体系“动力主轴”。文晖街道总结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成果,在全市率先吹响“一名党员一幢楼”抗疫集结号,发动党员当好排查员、防控员、宣传员、互助员、信息员等“五大员”,包干辖区345幢住宅楼幢,选派27名楼幢政委作为“捕舆达人”与“定海神针”,协助街道、社区开展防控行动。
2022年迭代升级机制,选优配强57名网格长、394名微网格长和997名楼道责任党员,实现“一名党员一楼道”,不断织密建强树状组织体系。以“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为牵引,以胜利社区为试点,着力破解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堵点难点,经合社出资200万元成立反哺社区共富基金。深化“无疫单元”创建,创新“五色”防疫体系,发布全市首个“无疫楼宇”标准化操作白皮书。
实现商务社区党委“涡轮增压”。瞄准大和平区块蝶变发展新起点,整合野风现代中心、广源科技大楼等亿元楼宇组建新和平商务社区,以打造楼宇企业财富共同体为牵引,线上推出“金晖筑梦”企服模块,实现指尖上的纾企解困;线下打造“文小红”党群服务中心,邀请省工商联共谋共富新途径,联合省市总工会关爱白领群体,借力市政协打造“党建+协商”平台。
持续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党员三找”机制,成立全国首个流动骑手党支部,提供“六暖”服务,赋予基层治理“八大员”职责,让党员骑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已有32名骑手主动递交入党申请。
强化党群服务阵地“四轮驱动”。在杭州书房的基础上,升级建设武林清风书屋,打造2.0版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建成文晖运河畔15分钟清廉功能圈。融媒体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文晖新闻厨房应用场景如期推出,街道微融媒体中心获评市级优秀案例。
依托同心·汇贤堂统战阵地,健全完善“文晖和茶馆”基层民主协商平台,议事协商20余次,成功促成“棋牌房变武林书房”、“杂物角变六尺巷”等案例,形成“有事好商量”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拓共富之源 竭力书写稳进提质的发展答卷
项目为王“花落文晖”。面对大拆后可用招商资源减少的现状,文晖街道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力推进嘉里数创港等20多个省市在建重大项目,完成固投29.47亿元。嘉里数创港、京诚万城项目、浙金创新产业园、焦家村公交上盖、苏荷汇地铁上盖、艮山门铁路上盖等多个大型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建成。
目前,武林之星博览中心于2021年正式启用,并成功举办2021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第五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第九届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等展会,项目是杭州保护面积最大、品质最高的工业遗存,最终打造由国际城市博物馆、科学艺术博物馆为核心的兼容性博物馆集群。
全国首座“农”字特色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农发·城市厨房”于2022年3月盛大开业,“百县千碗”美食小镇成功引进,目前正式入驻400多家企业。
稳企提质“凤栖文晖”。面对大拆后空间减少的现状,文晖街道全面启动“凤栖文晖”稳企专项行动,建立“周三经济日”工作机制,日走访、夜研判,2022年以来累计解决办公场地、子女入学等问题240余个,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170余万元。
同时,街道积极搭建好文晖“招才引智”平台,成立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基地,推动辖区10余家企业参加拱墅区新春纳才招聘会。辖区企业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新拱墅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聚共富之魂
倾力书写传承筑梦的文化答卷
传承运河文化。艮山门码头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享誉杭城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沙田红灯、河罕号声、尧典机杼曾是杭城最负盛名的市镇特色,自宋至清曾是杭州丝织集中地,有“坝子门外丝篮儿”的杭谚,具有浓厚的运河文化基因。
街道以运河艮山门码头为原点,建立了岳飞纪念亭、打铁关牌楼、打铁关历史文化陈列馆、打铁关历史文化碑廊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围绕“15分钟文化生活圈”,打造运河文化精品示范带。同时挖掘“艮山十景”等宋韵迹忆,串联D52河罕上街等景观,打造最具市井气息的运河小巷。全力推进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百县千碗”文旅小镇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激活工业文化。街道合理保护利用杭氧杭锅老厂房等工业遗存,以展会活动提升影响,休博会、西博会、氧气音乐节等精彩亮相,ADM展永久落户文晖。以流量明星集聚人气,让老厂房不断焕发新活力。
打造乐活文化。街道充分挖掘空间,携手市城管局等单位,利用德胜立交桥下废弃空间打造2.1万平方米全国首个嵌入式篮球公园,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同时街道联合省农发集团,举办“浙味荟萃”等促消费活动,累计拉动消费近1.5亿元。
固共富之本 全力书写基层智治的民生答卷
下好现代社区先手棋。文晖街道全力推动旧改向现代社区迭代升级,持续补齐配套,做优环境,目前已完成流水东苑、流水北苑、流水西苑、河西南38号、打铁关合院、打铁关新村等小区改造,让2.6万名居民过上新生活,同时流水东苑社区落地全区首台智慧加梯,更好守护居民的用梯安全。
近年来,街道陆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五星标准建成“金晖福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区首批建成“晨晖乐园”0-3岁托育中心并成为中国计生协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点。“星晖E家”获评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后又开创共融就创平台,线上“微店”和线下义卖产品已远销武汉、苏州等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首批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称号。居民自治成果斐然,通过“文晖社区一家”平台,近1000人次本土居民参与成功运作了78个项目。
绘好平安宜居新画卷。今年以来街道持续开展除险保安靶向系列行动,不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升级“小脑+手脚”联合指挥中心,破解夜间渣土偷倒等城市管理顽疾,区域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持续开展信访积案清零行动,深化“党建+信访”模式,健全完善“文晖和茶馆”基层民主协商平台,打造“三位一体”议事阵地,协商20余次。
下一步,文晖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在疫情防控、征迁清零、回迁安置等重点工作中锤炼队伍;加快形成新和平、新农都双商务社区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党群服务圈”全覆盖;以城市厨房、城市球场投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吃在文晖、运动在文晖、消费在文晖”的商业氛围;以全域旧改为契机,聚焦辖区百姓急难愁盼,全力打造“流水系”片区式聚合型现代社区,共同营造大运河畔流水人家共富美好生活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