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俊威)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作为杭州主城区最大的新建亚运场馆群,场馆运行团队也基本由“亚运新兵”集结而成。在这支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的体育馆运行团队里,有着43年体育竞赛工作经验的何海珠多少显得有点“特殊”。当专业“老将”进驻亚运“新馆”,这个看似“格格不入”的组合,发生了许多特别的故事。
正是看中了何海珠体育竞赛岗位上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早在2年前,区亚保办就将这位“老将”请到了亚运团队,并将“国球中心”亚运(残)竞赛副指挥长助理和技术运行主任的双重“重担”交给了她。重任在肩,何海珠积极学习新知识、熟悉新场馆,在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还扮演起“传帮带、领路人”的角色,主动帮助场馆团队中的亚运“小白”迅速上手亚运保障工作。去年年底,场馆举办了“韵味杭州”乒乓球测试赛,何海珠全程参与其中,在赛事策划、组织、竞赛落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经验优势,和同事们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测试赛各项任务。
“大家抽调自各行各业,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涉及到的业务都跟竞赛工作密切相关。”何海珠坦言,竞赛领域作为场馆工作的核心,如何加强与各领域的融合、学习、沟通,是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毕竟和大部分同事“差着辈”,如何与场馆的“80、90后”沟通,何海珠心里没有底。没想到,靠着场馆团队的凝聚力和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这个融合的过程异常顺利,大家一起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总结经验,这个全新的团队迅速打成了一片。同时,场馆团队的年轻和活力也时刻感染着何海珠。“每天混在‘小年轻’堆里,让我感觉充满了活力,工作劲头也更足了。”何海珠说。
亚运延期,工作不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何海珠将聚焦亚运筹备工作主线,抓细抓实竞赛领域各项工作,力争用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自己43年的体育竞赛工作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