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邱蓉)民以食为天,小餐饮店是距离老百姓日常生活最近的市场主体之一,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近期,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信用赋能”示范点建设为抓手,聚焦“餐饮小切口、数治大场景”,探索“信用+执法监管”新型模式,建立全链化“综合执法”信用监管机制,促进企铺诚信自律,推动辖区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辖区96家餐饮企业全部了纳入监管对象库,准确掌握企铺基础信息,形成“一企铺一档案”。并大力推行社区、街道食安办、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餐饮四级联审联查制度,切实把好餐饮治理源头关。
与此同时,拱墅统筹“1+5”部门下沉执法力量,开展属地“综合查一次”,生成《餐饮企铺赋分监管清单》,构建信用评价指标模型,得出企铺的信用分数和等级,实现量化考评。加速传统执法监管快速向智能化、精准化、多元化转变。
“我们通过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企铺实行差异化监管。对诚信守法的企铺,在支持项目申报、加大政策保障、重点宣传推介、参与评优评奖、享受金融特惠五个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对失信失范企铺,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政策限制和取消三个方面施以信用惩戒措施,促进守法守信良性循环。”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拱墅将持续以小餐饮店铺为切入点,深化“信用+执法监管”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有诺必践、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诚信经营新生态。